-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部署,是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的治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為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未來5年是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的關鍵期,我們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省、市縣、基層三方面目標,落實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 2022年7月27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來自北京同仁醫院的專家為患者進行手術。
圍繞“大病不出省”,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向省域內人口較多城市延伸
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是破解群眾跨區域就醫難題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立足國情實際,建設了13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開展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設置11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400余項診療技術在受援省份得到應用,在全國診療人次逐年上漲的情況下跨省和跨區域就醫穩中有降。下一步,要進一步解決好區域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和資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方面,對于已經設立的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堅決杜絕盲目擴大規模、舉債建設、把設施建設視為能力建設等問題,聚焦發揮區域范圍內輻射帶動作用的初心,在政府投入、編制保障、薪酬分配、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化制度性安排,推動國家和省級“雙中心”(以下簡稱“雙中心”)落實功能定位,努力建成區域內群眾危重癥轉診會診中心、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派出中心、承擔指令性任務中心、醫務人員進修培訓首選中心、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支持中心、落實深化醫改任務的改革中心、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中心、維護公益性和遵法守紀示范中心。
另一方面,新建的“雙中心”要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向省域內人口較多城市傾斜,避免資源過度集聚,削弱服務可及性。要積極融入西部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東北全面振興等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布局優質醫療資源,帶動提升區域整體水平。持續實施臨床重點??啤鞍偾f”工程,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避免同一地區同一專業領域或建設方向重復投入、以硬件條件和規模大小代表??瓢l展水平、不注重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等問題,重點向薄弱地區和薄弱專業傾斜,如兒科、產科、病理、精神、麻醉、感染等,促進各專業協同發展。
>> 2023年4月12日,中日友好醫院胃腸外科、感染科、放射診斷科專家為醫聯體單位河北省灤州市人民醫院重癥感染患者聯合遠程會診。
圍繞“一般病在市縣解決”,進一步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延伸
市縣醫院是分級診療體系的中間層級,是保障群眾看一般病不出縣、增加便利性、降低看病就醫負擔的關鍵一環。近年來,我們持續實施“千縣工程”,組織1900多家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近1500家縣級醫院;以縣級中醫醫院為重點,支持建設“兩??埔恢行摹保ㄔ诳h級中醫醫院建成兩個中醫特色優勢專科和一個縣域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全力推進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建設;組織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連續13年累計派出199支國家醫療隊超過1300名醫務人員,以縣鄉為重點開展巡回醫療服務;會同中央組織部開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支援幫扶,支援西藏、新疆、青海35家醫院和158家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人民醫院。截至2023年底,遠程醫療覆蓋所有縣級醫院,我國92%的縣級醫院達到二級及以上醫院醫療服務能力。下一步,要通過機制性安排鞏固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對市縣醫院全面帶動提升局面,進一步提升市縣醫院診療能力和水平。
2024年初,國家衛生健康委等3部門部署啟動了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下沉工作,各地正在推進落實。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擴大支援范圍、細化支援方式、深化支援內容、量化支援要求,建立起穩定的人員下沉服務長效機制。要根據地方實際,強化支援工作的統籌銜接,按照統籌布局、分區包片的原則,三級醫院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干部,常年駐守縣級醫院給予醫療、藥學、護理、管理等方面的指導,參與縣級醫院重大決策,幫助縣級醫院優化管理架構,完善管理規章制度,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健全績效評價與薪酬分配體系,因地制宜培育骨干人才。加強縣域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急危重癥患者搶救能力和傳染病防控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暢通城市醫院和縣級醫院之間的轉診通道,提高醫院管理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從2024年9月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所屬44所醫院全部開展年度巡回醫療服務工作,引導更多三級醫院幫扶二級醫院和基層,形成穩定格局。同時,積極支持縣級醫院發展,推動落實地方政府財政補助責任,推動市縣級公立醫院持續提升服務能力,重點加強醫療質量安全、運營管理、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患者就醫體驗等工作。
圍繞“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進一步推動上級醫療資源向城鄉基層延伸
基層是分級診療體系的網底,始終是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系統進一步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截至2023年底,全國建成各種形式的醫聯體1.8萬余個,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縣域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全國89.8%的縣實現縣級醫院派駐人員至鄉鎮衛生院全覆蓋,醫聯體影像中心覆蓋全國66.9%的鄉鎮衛生院,基本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設置全覆蓋。不斷擴大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生規模,歷史性地將大學生鄉村醫生納入編制管理,歷史性地消除貧困地區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超過82%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了“優質服務基層行”能力標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占比保持在50%以上。下一步,要從基本國情和工作實際出發,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確保年年有新提升。
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目標是實現一定區域內相關醫療機構間醫療服務和管理的上下協同聯動、一體化運作,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要有上級醫院醫師派駐,固定服務周期,通過機制化保障努力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在廣泛試點和經驗總結基礎上,2024年全面推開縣域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力爭到2025年底,全國90%以上的縣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財物統一管理、權責清晰、運行高效、分工協作、服務連續、信息共享的縣域醫聯體。到2027年底,緊密型醫聯體基本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統籌縣域中醫藥服務資源,發揮縣級中醫醫院龍頭作用,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人才隊伍建設是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目前基層有495萬衛生健康從業人員,其中有110萬鄉村醫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一支關鍵力量。我們正在動態推動落實大學生鄉村醫生納入編制管理、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為中西部地區定向免費培養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等工作。同時,繼續以基層為重點壯大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加強基層全科醫生的培養培訓,提高規范化診療和技術水平,完善基層人才激勵機制。健全國家級醫療機構重點幫扶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制度,促進基層醫務人員數量和水平雙提升。充分發揮信息化支撐作用,積極完善并用好遠程醫療服務網絡,推廣“分布式檢查、集中式診斷”服務模式,鼓勵各級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向城市社區和農村居民提供常見病、慢性病在線服務,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圍繞解決群眾看病就醫中轉診、檢查檢驗等問題,進一步推動一定區域內醫療衛生服務連續互認
便利性是分級診療體系的應有之義,是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群眾更加重視健康、追求健康,不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還希望看病更舒心、過程更便利、服務更體貼。下一步,要聚焦群眾看病就醫的切身利益和感受,持續增強醫療衛生服務的連續性,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當前,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轉診難是影響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的一件煩心事。要暢通基層與二三級醫院間的轉診、轉介服務,在醫聯體和設區的市域內率先實現進步。要落實首診負責制和院間轉診機制,以實現市域內、省域內院間、診間連續性醫療服務為目標,強化制度設計,明確醫療機構和醫師責任,上級醫院向基層下沉門診號源、預留床位,暢通各級醫療機構間轉診渠道和安排。建立醫聯體統一的藥品目錄和供應保障機制,促進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支持康復、護理、醫養結合等接續性醫療機構發展,逐步建立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平臺、居家為基礎的接續性醫療服務體系。
影響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的另一件煩心事是不同醫療機構、不同地域之間的醫療服務不共享。要以國家區域協調發展為依托,把握不同省市的實際條件,根據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循序漸進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分類推進轉診、檢查檢驗、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獻血優惠、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多證聯辦等服務便利共享,為一體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鼓勵作為緊密型醫聯體或醫療集團牽頭醫院的公立醫療機構通過設置檢查檢驗中心等,面向區域內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同質化檢測服務,實現區域優質資源高效共享和信息互通。
(來源:《旗幟》2024年第10期;作者系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