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學用結合 狠抓落實 打好碧水保衛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治水事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黨支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在工作實踐中探索總結了“三個抓落實”工作法。
2023年7月13日,黨支部黨員干部赴北大紅樓開展主題黨日。
掌握思想方法,在深學細悟中抓落實
“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藍圖。如何理解這句話?如果僅僅是一汪清水,一望到底,也許水環境指標很好,但沒有魚、草、蝦,這汪水就沒有生機與活力。
黨支部堅持以上率下帶動學、支部共建聯動學等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掌握蘊含其中的系統觀念,從中找答案、明方向。我們領悟到,既要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更要破解水生態系統失衡問題,實現有魚有草、人水和諧。把握領會這個要義,工作方向就更加清晰。在治水路線圖頂層設計中,不單純追求水環境質量改善,而將工作重心放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流域要素協同治理、統籌推進上,謀劃出臺了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長江里的不少生物,都對水質有著特別的要求。倘若要找出一種對水質極為敏感、對生活環境要求更高的動物,那就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莫屬了。研究發現,Ⅲ類以上水質是江豚最喜歡的。水體稍有污染,就會影響江豚食物的質量,還會導致江豚皮膚感染……江豚的這些特點,使它成為長江水生態系統的一種“指示物種”。
我們專門設立江豚等水生生物指標,在長江創新開展水生態考核試點,構建以“水生態系統健康”指標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如今,生活在長江里的江豚有1000多頭。
堅持問題導向,在扎根基層中抓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始終回蕩在我們的腦海里。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云南視察,當地同志準備了幾杯湖水,其中就包括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的撫仙湖、洱海水樣。習近平總書記察看了水質并詳細詢問湖泊保護治理情況。
高原湖泊治理多年來是老大難問題。其中,撫仙湖、洱海就很有代表性。撫仙湖換水周期長達100多年,洱海周邊人口密集,污染容易入湖。撫仙湖水質一度下降到Ⅱ類,洱海曾暴發過較為嚴重的藍藻水患。
這些問題,不深入細致調查研究,就無法對癥下藥。黨支部黨員干部堅持深入一線,會同技術專家和地方同志成立聯合工作組駐扎湖邊,親眼去看、親耳去聽。在治水過程中,臨時黨小組發揮了攻堅作用。
撫仙湖等高原湖泊聯合工作組開展駐點幫扶工作。
下雨天比較容易發現污染入湖風險點。因此只要下雨,即使是半夜,工作組的同志也會披起雨衣、打著手電筒、深一腳淺一腳地沿湖巡查。大家不會覺得風雨是阻礙,而是當作排查問題、發現疑點的契機,下足繡花功夫。進駐不到一年,工作組用腳步丈量了撫仙湖流域103條河川溪流、洱海環湖139個村莊社區,幫助當地完成100多個重點環境問題整改,調研成果轉化為靶向治療的實招硬招。
2023年,撫仙湖水質重回I類,難得一見的“青魚陣”奇觀多次再現,被稱為“水質風向標”的海菜花在洱海里連片綻放。
厚植為民情懷,在服務群眾中抓落實
黑臭水體治理、排污口排查整治……這些是老百姓的身邊事,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切。黨支部制定黨建和業務融合工作意見,學習運用“楓橋經驗”“千萬工程”經驗,建立民生事項清單,把“關鍵小事”作為工作“頭等大事”。
在推進黑臭水體整治中,將群眾切身感受作為評判治理效果的關鍵要素,成效好不好,由群眾說了算,要看得見、摸得著。茅洲河曾是珠三角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深圳市、東莞市聯保共治、全民參與,短短幾年時間就發生顯著變化。今天的茅洲河水草豐美、白鷺翔集,消失多年的藍尾蝦、蜻蜓等動物又回來了。
茅洲河治理前后對比圖。
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中,我們將群眾投訴舉報作為發現問題線索的重要渠道,做到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累計查出排污口29萬個,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
黨支部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排查入河排污口。
持續多年開展碧水保衛戰,全國水生態環境保護發生重大轉折性變化。2023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9.4%,比2012年提高27.8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四年保持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連續兩年保持Ⅱ類水質,母親河正在恢復勃勃生機與活力。
( 編輯:白 翔 送簽:白 翔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