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內容提要
堅持守正創新,深刻體現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內在要求。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科學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持守正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堅持守正創新,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
道路就是黨的生命,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強有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動態過程,必然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只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健全已有制度,持續推進制度創新、填補制度空白,不斷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才能更好適應新領域新實踐需要,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靠的是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靠的也是改革開放。新時代新征程上,要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開放。要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
《決定》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一總目標,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一脈相承,同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相銜接,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目標導向、政治方向。堅持守正創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這一總目標為引領,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將改革進行到底。
堅持守正創新,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引領時代潮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課題。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始終高度重視對時代的判斷和把握,善于順應時代、緊跟時代、引領時代是我們黨的鮮明優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是順應時代大潮的產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于黨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也是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潮流的結果。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守正創新,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風云變幻中贏得主動,增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始終掌握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
堅持守正創新,必須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
實踐第一的觀點,體現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義。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和實踐發展的風向標,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強調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我們黨現階段提出和實施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是從我國現在的社會存在出發的,即從我國現在的社會物質條件的總和出發的,也就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時期,我國發展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是空前的,躲不過去,也繞不過去,必須克服困難向前闖。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強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
《決定》深入分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應發展需要,順應群眾期待,回應風險挑戰,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覆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方面面。這些重要改革舉措都是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其中有的是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據實踐需要和試點探索新提出的改革舉措,必將在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中發揮牽引性、突破性作用。
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使改革更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堅持守正創新,是改革的本質要求。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實踐中大膽探索,通過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決定》提出的重要思想觀點、重大戰略部署、重大改革舉措,集中體現了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深刻體現了堅持守正創新這一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內在要求。比如,《決定》提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深刻揭示了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內在關系;提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進一步深化了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規律性認識;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將教育、科技、人才統一于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創新本質和規律的深刻洞察;等等。這些重要思想觀點具有重要理論創新意義,深化了對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認識。《決定》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破立并舉、先立后破,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等,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集中體現了制度創新的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以釘釘子精神把全會精神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同時要緊密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主動作為,在開拓創新中不斷創造和積累新鮮經驗。這意味著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的過程。
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錨定總目標,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守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永葆敢創新、勇攻堅的銳氣膽魄,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作者為中國史學會會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7日 09 版)
( 編輯:徐雅維 送簽:徐雅維 簽發:趙品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