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對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作出部署安排。我們要深刻領會、深入貫徹,持續激發有潛能的消費,為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進一步夯實基礎。
>> 2024年1月13日,市民在山西省太原市鋼新商貿城年貨區挑選新春節慶用品。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和穩定擴大傳統消費“雙輪驅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新型消費是引領消費發展的“風向標”,傳統消費是鞏固消費發展的“基本盤”。2023年,我國消費市場持續恢復,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5萬億元、比2022年增長7.2%。最終消費支出拉動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比2022年提高3.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2.5%、提高43.1個百分點。新型消費和傳統消費均呈現出快速恢復態勢,有力支撐了消費基礎性作用的充分發揮。我們要因勢利導,更加充分發揮新型消費和傳統消費的“雙輪驅動”效應,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2023年,電商、互聯網等新型消費快速增長,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超13萬億元,增長8.4%、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7.6%、提高0.4個百分點。新型消費是促進消費擴容和引領消費創新的重要支撐,要持續加力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一要豐富消費新業態。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廣泛推動數字賦能,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拓展智能化沉浸式服務體驗,打造即時零售、智慧商店、線上演出等數字消費新模式新業態,釋放數字對消費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二要拓展消費新領域。加快發展綠色消費和健康消費,全面促進綠色食品、綠色衣著、綠色居住、綠色交通、綠色用品等消費,著力增加高質量的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康復療養、中醫醫療、遠程問診體檢等消費,挖掘潛在消費空間。三要開發消費新產品。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充分順應居民消費需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升級趨勢,以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創新推動產品創新,以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帶動服務創新,更好滿足發展型、品質型消費需求。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2023年,傳統消費鞏固提升、穩中向好,特別是以大眾餐飲、文化娛樂、休閑旅游等為主的服務消費成為亮點,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快于商品零售額14.2個百分點。傳統消費是消費市場復蘇的重要基礎,要堅持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一要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加強充換電、新型儲能、加氫及停車場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支持可穿戴設備、智能產品消費,推進電子產品升級換代。促進新能源汽車和電子產品下鄉,推動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二要延續文旅消費復蘇熱度。加快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引導博物館、文化館、游樂園、景區等延長開放時間,有力支撐假日經濟、“夜經濟”發展壯大。積極開展文藝演出、精品賽事、節慶民俗、展會博覽會等文化旅游特色活動,帶動延長消費鏈條,提升消費品質和體驗。因地制宜整合區域旅游品牌和服務資源,支持推行景區聯票模式和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更好滿足游客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三要擴大生活性服務消費。重視養老、育幼、家政、護理、社區便民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優化布局、豐富功能,完善標準、提升品質,促進數字化運營和智能化管理,有效促進消費提質擴容。
>> 2023年12月10日,民眾在寧夏銀川市“看見賀蘭”沉浸式演藝小鎮內觀看川劇“變臉”表演。
提高消費能力意愿和優化消費環境“兩手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良好的消費環境是提振消費信心、促進社會消費的重要一環。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9萬元,比2022年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比2022年提速3.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扎實推進,消費安全進一步鞏固提升。居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為消費恢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要一手抓提高消費能力意愿,一手抓優化消費環境,使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
提高消費能力意愿。居民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受疫情沖擊及其造成的“疤痕效應”影響,當前我國居民預防性儲蓄偏高,仍需進一步穩就業促增收,在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上補短板,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上強弱項,以提振消費信心、增強消費能力。一要促進就業增收,讓居民能消費。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鼓勵發展新就業形態,為勞動者提供更可持續的就業機會、收入來源和消費基礎。加大對個體工商戶、小微民企等的支持力度,促進穩定經營,改善收入預期,釋放消費潛力。二要完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讓居民敢消費。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切實為家庭減負,解決消費的后顧之憂。三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讓轉移人口愿消費。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勞動技能素質,促進轉移人口深度融入城鎮、持續穩定消費。
優化消費環境。良好的消費環境能夠為居民消費提供適宜的場景,并確保消費安全,從而改善消費預期和信心,讓潛在的消費能力轉化為現實的消費行為。當前,部分消費中心等消費載體的輻射帶動作用有限,一些地方消費循環受阻、消費安全風險積累等問題,對消費需求造成一定制約,迫切需要予以解決。一要建設高質量的消費載體。構建分層分類的城市消費載體,深入推進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斷強化集聚輻射和引領帶動作用。培育發展一批區域消費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費中心,提升城市商業體系和特色街區建設水平,發展智慧商圈,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二要打造高標準的消費市場。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依托經濟高效循環和商品要素資源暢通流動,營造有利于消費恢復和擴大的市場環境。加快建設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堵點,以開放促消費。三要筑牢高水平的消費安全。圍繞預付式消費、個人信息保護等難點痛點,完善消費領域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維護消費者權益,健全新領域新業態監管體制,持續推動開展家用電器、兒童用品、紡織服裝以及新興消費品等產品質量分級,不斷改善消費規則、政策和軟環境,讓群眾放心、安心、舒心消費。
激發消費和擴大投資相互促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消費和投資是國內需求的兩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再生產的兩個重要環節。消費是慢變量,消費潛能的激發,牽引著投資的方向。投資是快變量,有效投資的擴大,為消費創造今天的需求、明天的供給。例如,近年來,線上消費持續較快增長,有力促進了電商、直播等領域投資和配套基礎設施、倉儲物流行業的大發展;這些領域和行業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為從業人員及其家庭的消費提供了重要基礎。我們要深刻把握消費和投資的內在聯系,發揮好二者的相互促進作用,形成擴大內需的強勁合力。
激發消費潛能促投資。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為投資提供重要的市場信號,幫助投資實現合理的回報。發揮消費對投資的促進作用,應該從直接和間接兩個層面來推動。一方面,要直接擴大消費基礎設施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消費基礎設施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結合推進城市更新、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推動重點商貿街巷改造升級,建設改造一批鄉鎮商貿中心、集貿市場、農村新型便民商店,探索以土地利用政策創新激發消費新場景投資建設。另一方面,要順應消費升級增加相關投資。緊扣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變化,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在銀發經濟、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擴大有效投資,在新能源汽車、家電、電子產品等領域推動以消費升級催生投資新動能。
擴大有效投資促消費。投資一頭連著消費,一頭連著供給,是社會再生產的關鍵環節,為消費提供必要的對象和條件,并通過提升供給體系對消費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發揮投資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應該從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兩個方面來推動。一方面,要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在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同時,激發新技術應用產品消費、信息相關消費、綠色低碳消費的巨大潛能。另一方面,要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進一步打通制約民間投資的堵點,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投資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參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通過助力居民就業增收、數字經濟發展、綠色低碳轉型來促進消費。
(來源:《旗幟》2024年第3期;執筆:顧嚴、張欣欣)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