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秒播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習近平在上海》

“上海是習近平總書記創新和開放思想先行先試的地方”

——習近平在上海(二)

來源:學習時報2021年09月03日09:19
文字縮放:

采訪對象:楊雄,1953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2003年2月任上海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2007年5月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黨組成員。2013年1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2017年2月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8年3月任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2021年4月逝世。

采 訪 組:田玉玨 李 政

采訪日期:2018年1月8日

采訪地點:上海市政府楊雄辦公室

 

采訪組:楊雄同志您好!習近平同志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時,您是上海市副市長,和他有較多的工作接觸。他到任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開好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請您談談這方面的主要情況。

楊雄:2007年3月,習書記來上海工作時,上海正處于一個特殊時期。當時陳良宇案和社保資金案發生不久,在干部群眾中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精神狀態和隊伍士氣都比較低沉。習書記在見面會上就提出,要首先做好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做好報告,配好班子,通過黨代會來形成共識、凝聚人心,讓上海人民精神為之一振。

習書記3月底來到上海,5月底就要開黨代會,兩個月之內要拿出一份高質量的報告,難度很大。但他絲毫沒有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就降低了對黨代會報告起草質量的要求,強調要落實好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對上海的要求,充分開展調研座談,緊密結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上海的發展需要來“對癥施策”。

在習書記的主持下,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形成了一篇既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的報告,對上海當時及長遠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很強的指導方針和戰略舉措。

在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方面,當時黨中央對上海的要求是努力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報告指出,必須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針對上海的現狀,報告強調,必須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更加注重優化發展途徑,更加注重豐富發展內涵,更加注重增強發展動力。同時,報告提出,用五年時間,形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基本框架。

報告對上海的經濟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舉措: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戰略調整,把推動“三二一”產業共同發展,在加快服務業發展中推進結構調整,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作為上海長期堅持的產業發展方針。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穿全市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要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要以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契機,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更好地為全國改革開放服務。要加大城鄉統籌力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基本建成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顯著提高城鄉管理的現代化水平。要積極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多作貢獻。

現在回過頭來看,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形成的這些戰略思想和戰略措施,不僅對上海當時的發展,而且對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習書記在上海市委九屆一次全會上有一篇重要講話,對新一屆市委班子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他在回顧了歷代黨的領導人對上海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后,要求市委班子成員務必保持清醒頭腦,認清歷史方位,把握歷史機遇,履行歷史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他強調要做到“六個始終堅持”。

一是始終堅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以學明志,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學立德,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確保“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以學廣才,帶頭學習相關領域的新知識,堅持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注意學習借鑒全國各地和國際先進經驗,不斷增強履職本領。

二是始終堅持抓好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增強危機感、緊迫感,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想得更深一些。要進一步拓寬視野,理清思路,既要繼續擴大經濟總量,更要重視提高發展質量,在實現“四個率先”上下苦功、真功,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要加強領導,發揮市委在領導經濟工作上“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的職能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始終堅持執政為民,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原則。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傾聽群眾意見和要求,切實把握人民群眾究竟盼在何處、難為何事,真正做到與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要多干群眾急需的事、多干群眾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礎的事、多干長遠起作用的事,切實把各項利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四是始終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市委的領導核心作用。要立足全黨工作大局,堅持謀全局、把方向、管大事,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加強對全市工作的領導。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和辦法,保證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

五是始終堅持端正作風,塑造新一屆市委領導集體的新形象。新班子要有新形象,新班子要有新風貌。我們必須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公仆意識和節儉意識,帶頭踐行八個方面良好風氣,努力塑造一心為公、一切唯實、一身正氣的九屆市委新形象。

六是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真正擔負起集中精力抓黨建的重大責任,以黨的建設的實際成效保證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是抓好班子、帶好隊伍。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切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要加強制度建設,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市委班子成員尤其要作好表率,帶頭學習制度、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

習書記的這篇重要講話,既是對當時上海市委班子建設提出的要求,也凝聚了他對加強黨的領導班子建設的長期思考。

第九次黨代會的召開,明確了上海今后發展的目標、指導思想和戰略舉措,引導上海廣大干部群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一掃之前的低迷之氣。會議結束不久,方方面面的工作就都動起來了,效果非常明顯。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非常關心世博會籌備工作,在這方面傾注了許多心血。請您結合親身經歷談談當時的一些情況。

楊雄:的確,習書記在上海工作期間對籌備世博會高度重視,一到上海就親臨世博會建設現場調研,提出要高標準、高水平地做好世博會的各項籌辦工作,堅持依法辦博、勤儉辦博、廉潔辦博、安全辦博,最終實現科學辦博、和諧辦博,努力把2010年上海世博會辦成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盛會。沒隔多久,習書記又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聽取上海世博局黨委和上海世博局關于世博會籌辦工作情況匯報。習書記指出,辦好世博會是全市的一個中心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要動員全市人民,攜手長三角,舉全國之力開門辦博。要和其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聯系轉變上海發展方式、提高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水平、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和上海文化內涵,全面推進上海的發展。習書記的話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清除了當時干部的一些顧慮,辦博的氛圍一下就調動起來了。

他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講過:根據國際慣例,世博會是國家舉辦、城市承辦的全球盛會。因此,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國家行為、中國機遇。他說,世博會雖然在一個城市舉行,但它代表的不是一座城市,而是整個國家,要動員的不僅是一座城市的力量,而且是整個國家的力量。這一番話極大地提高了我們辦博的站位和視野。

在籌備過程中,他對一些細節抓得也很緊,大到中國館、主題館展示概念策劃,小到吉祥物的評選工作,都親自過問,反復推敲,精心醞釀,有力推動了世博會各項籌辦工作的開展。在談到主題演繹時,習書記指出,世博會既要體現真善美和人道主義精神,又要有中國特色和哲學理念,反映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創造經濟奇跡的奮斗歷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是好的,解讀要世界化、通俗化。

世博會和奧運會不一樣,奧運會是城市申辦,世博會是國家申辦、上海承辦。上海承辦世博會的時候向中央保證,不向中央要錢,自己解決問題。除了中國貿促會提供的中國館布展的資金,其他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場館建設等在內的費用都是上海自掏腰包。不僅如此,我們還拿出1億美元援助不發達和欠發達國家參加上海世博會。我們還為一些貧困國家比較多的地區建造了若干個聯合館,為一些國家以及非建交國家參展創造條件。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官方參展者達到了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創造了世博會的新紀錄。

當時我主要分管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和世博會工作,這三個方面其實是交織在一起的,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的成果很大一部分都要為世博會服務。

上海城市建設欠賬比較多,解放以后一直沒有進行過比較大的城市建設。上世紀80年代,上海沒有錢搞城市建設。1986年,國務院批準上海采取自借自還的方式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的方案,同意上海在國際上融資32億美元,開創了利用外資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先河,由此真正拉開了大規模開展城市建設序幕。其中,14億美元用于城市建設,共包含五個項目:安裝30萬門程控電話、河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地鐵一號線、虹橋機場改造和南浦大橋工程,這些都是純投入項目。還有13億美元用于工業技術改造,這部分可以賺取一些利潤和外匯用來還貸。最后5億美元用于發展第三產業。那時上海每年的基本建設預算只有5億元,可以說杯水車薪,“九四專項”的14億美元很及時,有力緩解了通信、交通、污染等基礎性問題。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我到韓國訪問,韓國人對我說:“我們一年在建4條地鐵。”當時我很吃驚,因為那時我們幾年建一條地鐵都很吃力。但是現在上海的地鐵運營里程已達到666公里,基礎設施的欠賬已經基本還清,進入了為未來發展創造條件的階段。

習書記到上海工作時,是我們城市建設任務最重的時候,距離召開世博會僅剩3年時間,基礎設施都要按計劃在2007至2009年“搶”出來。“搶”得最厲害的時候,地鐵盾構一年推進了近100公里,那是以往難以想象的。負責建地鐵的同志對我說:“楊市長,不能再加任務了。”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我們已經沒有帶班的地鐵項目經理了。”不僅是地鐵建設壓力大,道路、城市面貌、交通、污水處理都有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當時,習書記對這些工作非常重視,親自參加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要求保證人員安全、保證工程質量,不能出安全事故、質量事故,這對我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促使我們辦成了許多以前想辦而沒有辦成的事。建設虹橋樞紐站就是一個創舉,它把航空、高速鐵路、磁浮、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結合在一起,不管是匯集的交通方式的數量還是規模,在國際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鐵路候車大廳與地鐵站是垂直換乘,工程難度很大,測算需要36個月完工,考慮到上海城市建設特別是舉辦世博會的需要,上海建工集團最終用28個月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這項工程。

上海比較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尤其是四通八達、容納性強的地鐵網絡,為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有利條件。上海世博會舉辦歷時184天,累計參觀人數7308萬,平均每天約40萬。一到高峰時段,特別是2010年10月16日參觀人數達到103萬的極端高峰日,人流集中在地鐵站涌現,就像水管向外冒水一樣,對我們的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很大考驗,但同時也是一種鞭策。通過舉辦世博會,上海在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采訪組:在您看來,還有哪些工作是習近平同志在上海期間非常關注的?

楊雄:我印象深刻的至少有這么兩件事。一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習書記來上海之前,上海、浙江、江蘇每年開一次長三角經濟發展座談會,書記、省市長都會碰個頭。在2007年6月8日上海市委常委會上,習書記提出“1+ 2>3”的理念。他說,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引擎。上海要主動做工作,促進聯合發展,不要過分謙虛。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促進長三角地區協調發展,市場、企業是主體,黨委、政府要組織協調、因勢利導。他要求我們探索完善長三角溝通協調的新機制,開創工作新局面。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習書記決定組織學習考察調研團,專程到浙江、江蘇調研取經。此后,上海就形成了一個工作傳統,就是每一屆新任領導班子都要到長三角走一圈。

二是城市安全工作。習書記當時對這方面工作提出的要求有“三高”:首先是對城市安全工作標準要求高,要求高度關注社會穩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問題,不能出事。其次是對城市安全的工作機制要求高。再就是對責任落實要求高。我體會,城市安全是城市管理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由于上海的特殊地位,必須高標準、嚴要求,管理工作機制體制上要有保證,出了問題要嚴肅問責。習書記對防臺防汛工作十分重視,也很有經驗。我曾經問過習書記:“您是北方人,怎么對防臺防汛工作這么了解?”他說:“我在福建和浙江工作的時候,年年都要防臺防汛,太了解了。”當時我分管防汛工作,習書記到防汛部門調研視察時專門作出指示:“防臺防汛工作,堅持以防為主,掌握主動權。不怕興師動眾,不怕十防九空。要做到零死亡,少傷人,少損失。”當時我們工作人員心里總有個“包袱”:如果今天因為預報有臺風,讓群眾都撤了,明天臺風不來怎么辦?群眾意見和社會輿論壓力太大怎么辦?習書記的話點醒了我們,如果存在僥幸心理,不發布警報,臺風真的來了,后果不堪設想。后來我們一直把這個指示作為防臺防汛防災、應急搶險的工作標準,警報該發就發,群眾該撤就撤,絕不猶豫。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在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上有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地方?

楊雄:習書記在上海工作期間,給我一個總的感覺是,他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遠超常人,工作作風深入務實,短短7個月的時間,扭轉了當時上海的被動局面,樹立了干事創業的新風。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加強黨的建設作了十分重要的闡述。其實早在10年前,習書記在上海工作時就強調黨的核心領導地位的重要性。習書記取消了原有的書記辦公會,改為書記碰頭會,同時要求人大、政協、一府兩院都要向市委報告工作,年中、年底各一次。他非常重視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組建了上海市委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經濟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和重大項目都是由領導小組開會決定,這個基本格局一直延續到現在。

習書記在上海工作期間提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和舉措,與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在全國層面作出的指示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比如,2007年他到上海不久,就非常明確地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條服務經濟比較發達、創新能力顯著提高、資源消耗持續降低、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的新路。正因為上海起步早、轉變得比較主動,所以現在相對其他省市而言去庫存、去杠桿的壓力也就比較小。此外,習書記當年在上海調研時就提出要輕車簡從,他本人也以身作則,去基層調研帶的工作人員都很少。雖然他只在上海工作了短短七個月,但卻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區縣,也充分體現了他質樸、務實的工作作風。

習書記比較注意聽取各方面意見,堅決執行民主集中制,在人事上尤為慎重。記得有一次,書記碰頭會已經討論通過了一個干部的任職問題,但到了常委會上,一位領導提出不同意見。習書記很重視,他說,既然有不同意見,就放一放,把情況再了解一下。有不同意見沒關系,一定要慎重,醞釀得充分一點。這件事就看出習書記重視聽取不同意見,不是簡單以多數通過就完了,而是盡可能減少分歧,充分醞釀以后再執行。在這件事上習書記給我們上了一課,要善于聽取不同意見,把事情磨得細一點,有利于工作的貫徹落實。

習書記對基層的情況很熟悉,強調要深入基層,解決問題,為群眾排憂解難。當時,上海社會矛盾比較多、歷史上也積累了一些問題,上訪現象比較嚴重。習書記提出要變群眾上訪為領導干部下訪。當時我們一些領導同志還有想法,一是怕有些上訪戶胡攪蠻纏,二是怕把基層的事引到市里來,所以不太愿意下訪。習書記帶頭下訪,到楊浦區政府的信訪接待室,面對面向來訪群眾了解情況,談話就像聊家常一樣,既安撫人心,也很快把問題掌握透徹了。習書記在現場說:“堅持領導干部下訪是必要的,教育者要受教育。”“要與官僚主義、脫離實際作斗爭,立場上、感情上要更靠近群眾。”“要一級督促一級調查研究、解剖案例。”“什么是工作?下來解決問題就是工作。”“往矛盾堆里走,到問題堆里去。”“對下訪不要怕,共產黨不怕群眾。”“真正解決問題,要真下、敢下。要善始善終,件件有著落。”這些話擲地有聲,體現了習書記一心為民、始終把群眾的事當作頭等大事的高尚品質。從此,領導干部下訪接訪成為上海的一項工作制度,有力遏制了信訪不斷上升的勢頭,也改變了一些干部對信訪的不正確想法,增強了群眾觀點,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離開上海以后,對上海依然十分關注,每年兩會期間都參加上海代表團的審議,2014年5月還到上海調研視察,尤其是2014年的調研,您當時是市長,全程陪同,請您談談有關情況。

楊雄:從2008年至今,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的3月5日對上海的全國人大代表而言是一個重要日子,因為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都會來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傾聽代表心聲,聽一聽上一年工作計劃落實情況,對上海未來發展提出有針對性的工作要求。每次總書記到上海代表團來,我們全體代表都很高興。總書記和許多同志很熟悉,能清楚地記得他們的名字和承擔的工作,還會關切地問:“你最近怎么樣?工作還順利嗎?”有的同志也向總書記報告自己做的事情,結合工作實際反映一些情況。他跟代表們互動也很多,基本上每個代表發言時他都認真傾聽記錄,有時還參與討論提問,最后總結的時候也會對所有代表的發言作系統回應。在這些回應中,也無不顯示出對上海未來發展的種種期許。

回顧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代表團的歷次重要講話,講得最多的是要求上海不斷創新開放,為全國作表率、作示范。2013年,要求上海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他指出,國家的根本出路在于創新,上海要突破自身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就在于創新。開放是上海的最大優勢,從歷史上看,上海發展得益于開放;從發展趨勢看,開放的廣度和力度決定著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進度和程度。2014年,要求上海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為下一步擴大開放作準備。2015年,在肯定上海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新步伐時指出,淡化GDP在考核中的色彩,你們是第一家,具有深遠的影響。他還要求上海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2016年,要求上海的同志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堅持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深化改革攻堅;堅持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創新發展。2017年,要求上海在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上有新作為,在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新作為。他指出,要樹立系統思想,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強化區內改革同全市改革的聯動、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聯動,不斷放大政策集成效應。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考察調研,主要考察了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間很緊,從早到晚都有安排,非常忙。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在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十分關注,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2014年5月23日下午,他來到試驗區外高橋綜合服務大廳,聽取試驗區總體建設推進情況匯報,同工商、海關、檢驗檢疫等窗口工作人員交流。得知試驗區成立8個月來,已聚集1.6萬多家投資企業、28萬從業人員,在形成更加開放透明的投資管理制度、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制度創新、推進政府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初步形成30多項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事項,習近平總書記很高興。他強調,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塊大試驗田,要播下良種,精心耕作,精心管護,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他希望試驗區按照先行先試、風險可控、分步推進、逐步完善的原則,把擴大開放同改革體制結合起來,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創新結合起來,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切實把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為著力點,努力創造更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公平、統一、高效的營商環境;切實把防控風險作為重要底線,在建設全過程都掌控好風險,努力排除一切可能和潛在的風險因素;切實把企業作為重要主體,重視各類企業對制度建設的需求,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試驗區建設。

離開自由貿易試驗區,習近平總書記又來到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研發中心考察。在聽取商飛公司整體情況介紹后,他進入航電實驗室和綜合試驗大廳,察看飛機航電系統,登上C919大型客機鐵鳥綜合試驗臺了解飛機多系統驗證能力,登上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了解機艙布局,觀看總裝制造車間實時視頻圖像和多款飛機模型,同研發中心的科技人員親切交流,還關切地詢問了C919的續航里程、試飛時間、中俄合作進展情況等。

最后,習近平總書記在設計研發中心綜合試驗大廳駐足,許多科研人員聞訊紛紛趕來,看到總書記都感到非常親切。習近平總書記一 一和他們握手,向大家問好。他對商飛公司成立6年來取得的成績特別是在科研方面取得的突破表示肯定。他充滿感情地說:“中央十分關心大飛機項目,這兩年我也一直關注著商飛的情況,這次能夠到商飛公司來看一看,了解到研發中心的規模和成就,見到這么多航空領域的專家,我非常高興。你們在第一階段就取得這么顯著的成績,值得欽佩,也向你們表示祝賀。建造大飛機,和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是一致的,和實現中國夢是一致的。我看你們提出要建造兩個標志性工程,一是改革開放的標志性工程,二是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工程,這個雄心壯志一定要樹起來。”他指出,大型客機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標志。制造大飛機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航空夢,過去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現在要倒過來,要花大力氣自主研制。我們的事業剛剛起步,前面的路還很長,但時間緊迫,容不得半點懈怠,要一以貫之、鍥而不舍抓下去,用前進的目標激勵自己,用比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爭早日讓我們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習近平總書記對自主研發大飛機的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給商飛公司的領導和科研人員吃了一顆定心丸,大家都非常激動。商飛公司領導后來對我說,習近平總書記這么一說,他感到身上的干勁更足了,感到中國自主研發大飛機的未來更有希望了。就這樣,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大飛機的研發進展非常順利。

5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考察了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聽介紹、看產品、進車間、問市場,重點了解了企業自主創新情況。每到一處,他都親切地同那里的員工握手問候。在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超導MR系統、超高分辨率PET-CT系統、數字化DR機等大型醫療設備面前,公司負責人向總書記介紹這些產品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習近平總書記聽了,稱贊他們為國爭了光,要求有關方面做好政策引導、組織協調、行業管理等工作,加快現代醫療設備國產化步伐,使我們自己的先進產品能推得開、用得上、有效益,讓我們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在上海汽車集團技術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汽車造型設計、樣車試制和新能源聯調試驗。他來到榮威、MG兩大自主品牌系列樣車面前,詢問技術性能、性價比、市場認可度,肯定他們追趕前沿的創新精神。他強調,汽車行業是市場很大、技術含量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考察結束后,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上海市工作匯報,對上海發展變化和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給予肯定。他著重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要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有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舉措,加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創新條件建設,完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機制,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競相迸發。

他特別強調,發揮上海在長三角地區合作和交流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既是上海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央賦予上海的一項重要使命。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圍繞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繼續完善長三角地區合作協調機制,加強專題合作,拓展合作內容,加強區域規劃銜接和前瞻性研究,努力促進長三角地區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他還指出,上海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要進一步提高干部隊伍的知識水平和干事創業本領。上海各級干部要放眼全球、放眼全國,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戰略把握、戰略運作能力,謀發展、創業績不僅爭創國內一流,而且敢于到國際上去比較、去競爭。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時間靜心讀書、靜心思考,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使自己任何時候才不枯、智不竭。要進一步增強改革創新意識,敞開思想謀劃新思路,放開手腳追求新突破,善于從事物的對立面、差異性、因果聯系中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要增強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正確對待權力,正確對待名利,正確對待群眾,做到堅定清醒有為、為民務實清廉。

采訪組:我們注意到,習近平同志2014年那次調研視察,第一站去的就是自貿試驗區,這說明他對自貿試驗區建設情況的高度重視。在他的重視和支持下,上海自貿試驗區都進行了哪些有顯著成效的改革舉措?

楊雄:我一直有種強烈的感受,上海是習近平總書記創新和開放思想先行先試的地方。他非常強調改革開放,而自貿試驗區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可以說,從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到以后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就一直因勢利導,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成長、發展做出具體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創新思維和先行先試的理念。

2013年全國兩會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我們提出,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對我國對外開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建議在上海試點建立自由貿易區,探索新形勢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支持,希望上海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科學論證,與有關部門形成實施方案報國務院審議。同時表示,先行先試有些是國家層面給予你們的任務,有些是靠自下而上去積極爭取的。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了上海自貿試驗區籌備工作匯報,會議明確要求上海承擔起試驗區建設的主體責任,負責組織推進各項試點工作。此后,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會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特別是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一周年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聽取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工作匯報。會議認為,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一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成效顯著,要求上海進一步總結經驗、深化改革,繼續大膽探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立自貿試驗區不是搞政策洼地,而是自我完善、自我改革,關鍵是制度創新,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要加強法制建設,加強安全審查和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協調推進,在服務業、制造業方面再推出一批開放措施;上海已經成功的改革開放措施,要切實做好復制推廣工作。會議決定,選擇一些條件成熟的地區擴大試點。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支持下,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了很大進步,為進一步改革開放做出了“先行先試”。我舉幾個例子。

一是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探索。當時,美歐一些國家為擺脫國際金融危機以后的困境,正在力推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區的戰略,以主導新一輪貿易和投資規則的建立,比如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同時,中美也正在進行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這些協定中都提到負面清單管理問題。原來我國是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作為正面清單,以此對外資準入進行管理。那么負面清單管理能不能搞?一些行業開放有沒有問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既然肩負先行先試的責任,就要進行探索。2013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2013年9月29日自貿試驗區就要正式開張,當時最要緊的就是出臺負面清單。第一份負面清單有三個要求,一是不能讓人詬病,二是不能太激進,三是要和國際慣例接軌。在中央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整理出第一份負面清單,特別管理措施共計190條,以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名義發布。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上海考察時,我們匯報了上海搞負面清單管理的探索,表達了進一步壓縮負面清單的考慮,他給予充分肯定。2014年,我們又發布了第二份負面清單,將特別管理措施減少到139條。今天看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上海的探索提供了一些先行先試的成果。

二是改革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模式。對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將外商投資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將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全國人大常委會為此專門對涉及外商投資管理的四部法律進行修改。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對境外投資開辦企業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對境外投資一般項目實行備案制。

三是創新對外貿易監管模式。探索“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理”的監管模式,實行了“先入區、后報關”的管理機制,啟動了海關和檢驗檢疫“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聯動監管試點,貨物通關時間大大縮短,平均節約物流成本10%左右。同時,我們還探索了貨物狀態分類管理的新模式,根據保稅貨物、非保稅貨物、口岸貨物三類不同的狀態進行分類監管,進一步提高通關速度、降低監管風險,推進貿易便利化。

四是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擴大。在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等領域有重點地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分兩批實施54條擴大開放措施。在金融、航運、商貿、文化、法律服務、社會服務、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擴大開放舉措涉及世界貿易組織劃分的12個服務部門中的11個。

五是推動金融開放創新。主要涉及投融匯兌便利化、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改革、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和金融監管風險防范機制等方面。率先在全國推進外幣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為人民銀行在全國實現本外幣利率的全面市場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六是構建事中事后監管的制度架構。重點是為監管制度創新先行先試、探索經驗。主要包括安全審查機制、反壟斷審查機制、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信用管理體系、綜合執法體系和部門監管信息公開共享機制等。

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進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有這樣一組數據,或許更能說明自貿試驗區貫徹落實中央“可復制、可推廣”要求的情況:自貿試驗區前三年,共有37項投資領域改革措施在全國復制推廣,34項貿易便利化改革措施在全國、長江流域、海關特殊監管區分階段推廣實施,23項金融服務改革創新成果分領域、分層次在全國復制推廣。

采訪組: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習近平同志2014年調研時對上海提出的明確要求,對此您怎么理解?

楊雄:剛才我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當時考察的主要過程,相信你們也可以注意到,“創新”是他談得最多、關注最多的問題。但我認為,恰恰是因為我們自主創新還不夠,習近平總書記才會提出加快建設科創中心的殷切期望。

那次考察結束不久,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即兩院院士大會)開幕會。他在講話中指出:“從總體上看,我國科技創新基礎還不牢,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創力還不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這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他2013年3月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講過的一段話,這段話更能體現他對加強我國自主創新的迫切心情:“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上海要承擔好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建設科創中心,首先是要解決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科創中心的問題。當時,有些同志把上海的科創中心與美國的硅谷作對比,其實情況并非如此。上海應該綜合考慮全球發展的大趨勢、國家戰略需要、上海自身條件,汲取世界上各類科技中心建設的經驗,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科創中心建設之路。我們要建設的,應該是創新要素高度集聚、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持續涌現的綜合性、開放型科創中心。要做好“五個結合”:一是服務國家戰略與參與全球競爭有機結合;二是科創中心與上海“四個中心”建設有機結合;三是全面創新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四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與創業創新有機結合;五是集聚科技人才與集聚創業人才有機結合。重點是要在人才、技術、資金、企業等創新資源的集聚和輻射上下功夫,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平臺。

科創中心還應該發揮“四個平臺”作用:一是基礎平臺。核心是建設綜合性的國家科學中心,服務全國乃至全球范圍的基礎研究和創新活動。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科創中心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后的目標應該是建設一批先進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世界級的科研機構和一流大學。二是研發平臺。重點是組織開展核心技術集中攻關,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技術,成為科技成果的重要策源地,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創新工程。三是產業化平臺。重點是打通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建設一批科技創新集聚區和創新型企業及高科技產業。四是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先試平臺。建設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新體制、新機制。

2014年下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開展了科創中心建設的調研。市委多次召開常委會、專題會、市委學習會等深入學習、謀劃部署。2015年5月,召開十屆市委八次全會,討論并通過了《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科創中心的基本框架;到2030年,形成科創中心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上海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2016年初,我們提出與中國科學院緊密合作,以上海光源為依托,再建設一批重大科研裝置,組建光子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上海張江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是比較先進的,當時世界上同類裝置也就有四五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設自由電子激光、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超短超強激光、硬X射線等裝置,就能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光子科學中心之一。這些裝置現在已在建設之中。2016年下半年,為了充分借鑒國際經驗,我專門帶隊到美國考察了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情況。我們考察了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生物醫藥中心、哈佛大學醫學院、強生公司創新中心、斯坦福大學、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要是學習國家實驗室和科創中心的管理架構和運作方式。在考察中,我認識到,美國聯邦政府能源部下屬的17個國家實驗室和這些著名的大學,為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包括硅谷的發展,打下了深厚的科研基礎和人才基礎。我感到,建設高水平的國家實驗室十分必要,特別是他們把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與大學緊密結合,由大學成立專門的運營團隊,負責國家實驗室的日常運作,是一條值得我們借鑒的成功經驗。

盡管我們與他們還存在很大差距,但上海已經具備了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有關各方的積極配合下,埋頭苦干,像搞自貿試驗區一樣,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我們有信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基礎性、戰略性的貢獻,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重托。

( 編輯:徐雅維   送簽:徐雅維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