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蘇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緊扣職能定位,堅持把“發展難題作為黨建課題”,找準機關黨建與產業發展的結合點,先后出臺市級機關黨組織服務產業鏈發展多個配套文件,凝聚起產業鏈聯動、創新、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構建“一鏈條一特色、一鏈條一品牌”工作格局,將機關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鏈的人才優勢、創新態勢、發展勝勢。
一、組織堡壘“聚能”,助推產業鏈再突破
今年3月,圍繞蘇州市委明確的25個產業鏈細分領域建設方向,市級機關工委第一時間指導成立納米新材料、智能車聯網、人工智能等25個產業鏈功能型黨委,9172家企業、3040個黨組織、40000余名黨員融“產”入“群”。10個縣級市(區)聚焦主導產業,同步組建產業鏈黨委96個,共同做大產業鏈“朋友圈”。
依托市發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11個牽頭部門,融合機關、協會、企業、研發機構等多方力量,打造翔實數據庫,形成《蘇州產業鏈黨委匯集》,明確各牽頭部門分管領導擔任黨委書記,各業務處室、協會或骨干企業黨員負責人擔任副書記、委員,全方位構建“產業鏈黨委、企業黨支部、車間黨小組”組織覆蓋體系。
二、協同聯動“賦能”,助跑產業融合再升級
一是暢通產業鏈黨建運行機制。建立工委指導協調、牽頭單位統籌抓總、相關單位一體推進的“1+1+X”黨建工作機制,完善產業鏈黨委工作調度、月度調研、活動輪值、重點項目、問題幫辦等5項制度,明確工作職責。每季度召開產業鏈黨委會議,推動涉企機關黨組織定期開展“企業需求分析會”“政策供給研討會”“科技發展觀摩會”“數字經濟課”為主要內容的“新三會一課”,協調相關企業經常性開辦產業論壇、項目洽談會、投資對接等活動,有序增進鏈上企業良性交流。
二是構建產業鏈黨建工作閉環。探索職能部門牽引型、龍頭企業帶動型、載體黨委整合型、行業協會串聯型、科研院所主導型等五種共建模式,以黨建“內鏈”驅動產業“外鏈”一體運轉。以大興調查研究為契機,開展產業鏈黨委“百千萬”走訪調研活動,推動市級機關、縣級市(區)組建百個行動支部、組織千名黨員業務骨干走訪服務萬家產業鏈企業,收集企業意見訴求。通過“蘇商通”、12345“一企來”企業服務一體化平臺,將企業痛點堵點問題實時反饋并交辦,形成“企業點單、產業鏈黨委派單、部門接單”工作閉環。
三是強化產業鏈黨建區域聯動。深化機關黨建跨層級、跨領域、跨部門、跨業務聯動,推動開展全省首個“大院大所”黨建聯建,以組織聯動融合在蘇35家高校、科研院所資源稟賦,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會同相城區委組織部確定“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相關立法”等6個黨建課題,協調市人大法工委等7個部門協同攻關,目前已立法實施,推動了行業標準制定、填補地方產業條例空白。推動全市158個機關黨組織資源、力量、服務“三下沉”,與10個縣市區深度對接,助力長三角一體化吳江汾湖功能區、吳中區環太湖科創圈、太倉市港產城一體化和姑蘇區名城保護等重點任務高質量推進。
三、做優服務“釋能”,助力產業生態再優化
一是梳理服務清單。形成“產業缺什么”“我們有什么”“工作做什么”三張清單,梳理38個涉企部門130多項服務資源,完善產業鏈黨建相關政策舉措75項,推動需求有效對接、資源有效統籌、項目有效落地。
二是優化服務內容。以融合發展“書記項目”為抓手,圍繞“保產業鏈供應鏈”“融資授信”“暖商護商”等內容,推動開展20項融合發展先鋒行動,出臺“黨建惠企”60項專項政策,惠企助企5600多家。
三是打造服務品牌。創新建立68個“企業驛家”黨建站點,推出一件事一次辦、不見面審批、紅色幫代辦等服務舉措160余項,實現逐個服務為整鏈推動。推行向重點企業、重大項目派駐首席服務專員制度,建立互動交流學習、駐企專員培育、難點問題會商等機制。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