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古絲綢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全面理解絲路精神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汲取歷史智慧和歷史經驗,增強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自覺和歷史自信。
絲路精神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
古代絲綢之路源自中國與西方活躍的絲綢貿易。西漢張騫“鑿空”西域,開拓出起自中國漢唐古都長安或洛陽,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的通道,歐亞大陸在這里聯結,中西文明于此處交匯。同時,漢武帝時期還形成了多條海上航線,最遠可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錫蘭),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2023年5月18日,第六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二十五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在福州啟幕,吸引超80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機構、商協會以及相關駐華企業和境內外120個團組2100余名嘉賓、客商參展參會。
其后,歷經數代經營,絲路交往范圍不斷擴大,內容更加豐富,大體包括經云貴通往南亞的“茶馬古道”,經新疆通往中亞、西亞、波斯灣和地中海的“沙漠絲綢之路”,經蒙古和俄羅斯的“草原絲綢之路”,經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了覆蓋海陸、貫通中西的貿易通道、交往紐帶、文化橋梁。史籍曾用“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舟舶繼路,商使交屬”“梯航畢達,海宇會同”等形容陸海絲路的盛況。研究認為,及至明初鄭和下西洋,陸上絲綢之路的西域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西洋被聯通起來,標志著古代絲綢之路臻于鼎盛。
通過四通八達的陸海絲路,沿線國家和民族實現了長期交往、充分對話和深度互動。英國學者彼得·弗蘭科潘指出:“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全球史。”絲綢、茶葉、瓷器等中華物產輸往各國,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技術發明也遠播域外,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進程。
絲路精神的豐富內涵
2014年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薪火相傳”,系統闡述了絲路精神的內涵,也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
和平合作是絲路精神的核心要義。和平是數千年絲路交往的一貫追求。三國時期,孫權派遣到扶南的使臣就受到該國熱情接待,并留居數年。其后,扶南多次遣使來華,并帶來金縷龍王坐像、白檀像、牙塔、珊瑚佛像、天竺旃檀瑞像、婆羅樹葉等物,展現了友好的邦交關系。唐太宗、高宗時期,王玄策4次出使印度,受到沿途國家款待。受此影響,泥婆羅國遣使入唐,帶來波棱、酢菜、渾提蔥等物。其中,“波棱菜”即菠菜,直到現在仍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之一。在摩揭陀國王尸羅逸去世、國內發生叛亂之際,王玄策還以其杰出的外交才能協助平定亂局,維護了中天竺與唐朝的友好關系。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明朝統治者更加體現出以和平方式構建世界秩序的誠意。明成祖“遣使四出招徠”,以期“宣德化而柔遠人”。《瀛涯勝覽》記載,鄭和船隊所到之處,首領歡迎,商人滿意,群眾擁護,因為明朝從未渴望占據海外領土,建立商業殖民地。許多國家也紛紛沿著鄭和開辟的航路遣使赴華。滿剌加國王更是親率王妃、王子和陪臣來訪,明成祖贈與他們船只,使他“歸國守土”,展現了兩國的政治互信。到鄭和第六次返航時,還出現了18國1200余名使臣同時隨船來華的盛事。和平與善意在陸海絲綢之路上不斷延續和傳遞,化干戈為玉帛、化“絕域”為通途。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歷史上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要樞紐。圖為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沙漠駝隊。
開放包容是絲路精神的顯著特征。開放精神和包容心態是數千年絲路交往的獨特標識。自漢開始,有關“商胡”的記載就屢現于史籍。《后漢書》稱,班超通西域后,“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到了唐代,“伊吾之右,波斯以東,職貢不絕,商旅相繼”。研究表明,這些僑民深受中國文物、典章制度的熏染,多數成了華化的“蕃胡”的一部分。李白詩云“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反映出“胡姬酒肆”這樣的域外事物已經融入長安日常生活,生動體現了時人的開放精神。同時,由于古代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跨越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眾的匯集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因而開放的人員往來和物資流動必然帶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匯。大量外國僑民以不同身份活躍在唐朝社會生活中,胡服、胡妝、胡戲、胡食影響著唐人的社會風貌。元稹感嘆:“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這種因絲綢之路而起的“胡風”,正是包容精神的表征。也正是這樣敢于包納各種不同文明形態和生活習尚的胸襟和氣量,造就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氣象,也展現出中華民族兼收并蓄的天下情懷。
互學互鑒是絲路精神的重要內核。在開放精神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是數千年絲路交往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研究認為,公元1世紀初,中國的養蠶技術已傳入于闐。至少5世紀時,這項技術又傳入波斯。波斯人通過學習和利用中國的絲織技術,發展出獨特的工藝,織出了五彩繽紛的波斯錦緞。中國的“四大發明”也通過絲綢之路推動了沿線國家和民族的社會進步。如造紙術傳入后,阿拉伯世界涌現出多處造紙廠,大馬士革成為向歐洲供應紙張的主要產地,歐洲一度將紙稱為“大馬士革紙”。同時,中國也從境外的物產和技術中汲取營養。北魏時期,玻璃及其制造技術即已傳入,史稱太武帝時,有大月氏商販在京城燒鑄琉璃,“乃召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石榴、苜蓿、葡萄、玉門棗、胡桃以及胡麻、胡豆、胡荽、胡蒜、酒杯藤等作物也紛紛傳入,特別是葡萄被引進后廣受喜愛。唐太宗曾在長安百畝禁苑中,辟有兩個葡萄園。劉禹錫作《葡萄歌》,對葡萄的栽種、管理、收獲、加工作了細致描寫,并盛贊葡萄“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反映了彼時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成熟。另外,唐人在掌握印度制糖技術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制出了較印度蔗糖更加潔白的砂糖。這些砂糖又經絲路傳回印度,被驚嘆為“中國雪”。鄭和下西洋則促成胡椒大量涌入,民間廣泛流傳起關于胡椒的各種食譜,帶動著“舌尖上的革命”。絲路交往激發了不同文明的創造活力,為沿線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進步帶來了取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互利共贏是絲路精神的根本目標。“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是數千年絲路交往的目的和旨歸。以鄰為壑、損人利己從來不是絲綢之路的實踐邏輯。相反,絲綢之路的通暢,帶動了沿途經濟的發達。史料記載:“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唐太宗曾詔令,對于外來客商,“宜委節度觀察使常加存問,除舶腳收市進奉外,任其來往通流,自為交易,不得重加率稅”。在開放政策的引導下,唐代廣州“每歲有昆侖乘舶,以珍物與中國交市”,成為世界著名港口。據估算,唐開元時期,廣州一年之中,來往流動的客商達80多萬人次。到了宋代,海外貿易“不惟歲獲厚利,兼使外蕃輻輳中國,亦壯觀一事也”。研究認為,由于重商政策和貿易發展的推動,宋代形成了北至東北亞,南到東南亞的“貿易世界”,東北亞第一次被深入整合到國際貿易網絡中,東南亞進入到“商業時代”。到元代,泉州已經成為匯聚中外商品的“天下貨倉”。其后,在鄭和下西洋帶動下,東南亞的滿剌加也從“舊不稱國”“人多以漁為業”的漁村發展成“中國和遠東的產品與西亞和歐洲的產品進行交換的一個大集市”,繁榮了近一個世紀。互惠互利的中西經貿往來,便利了雙方,成就了彼此。
傳承千年的絲綢之路孕育了偉大的絲路精神。駝鈴聲聲、帆影點點,絲路從來少有戰端炮火,多是攜手共贏。絲路精神,秉持的是“天下一家”“協和萬邦”的政治理想,奉行的是“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的交往準則,傳遞的是“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的深情厚誼,呈現的是“將兵器銷為農器,旌旗不動酒旗招”的和平景象。這是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集中體現,也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事實證明,中華民族開辟的絲綢之路與西方近代“新航路”之間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前者是和平交往之路,后者是擴張掠奪之路。這是兩種文明形態作出的不同價值判斷和道路選擇。
弘揚絲路精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歷來是絲路精神的堅定捍衛者和忠實踐行者,并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政府就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與廣大亞非國家一道,倡導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核心的萬隆精神。改革開放后,我國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積極履行國際責任,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和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在絲路精神感召下,“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中歐班列、中老高鐵、蒙內鐵路暢行無阻,“絲路一家親”“健康愛心包”“魯班工坊”深入人心,阿語版《山海情》在中東、阿拉伯國家掀起“中文熱”,中國的通訊公司為非洲上萬個偏遠村莊接入衛星電視信號。據統計,“一帶一路”在全球范圍內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使參與方貿易增加4.1%、外資增加5%,低收入國家GDP增加3.4%。世界銀行統計認為,從中長期看,“一帶一路”合作將幫助全球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一帶一路”合作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回首千年,我們的先人乘風浪、拓長路,將和平、友誼、合作的星火傳遍世界,締造了偉大的絲路精神;今天,我們又在絲路精神指引下,行進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人間正道上。絲路精神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文化根脈、認同基礎、力量源泉,既根植中華,又屬于世界,是當前堅持和維護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抓手和精神標識。我們要大力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和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努力維護和平、推動合作、促進共贏,尊重共建國家核心利益和道路選擇,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增進共建國家人民福祉,共同構建“一帶一路”經貿共同體、人文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奏響“眾樂樂”的動人樂章,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通向美好未來的陽光大道。
(來源:《旗幟》2023年第11期;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