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內容提要
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了解中華文明,夯實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歷史基礎;深刻領悟“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為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要在擔負新的文化使命上走在前、作表率,努力在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服務文化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上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夯實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歷史基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個方面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揭示了中華文明深厚的歷史底蘊,闡明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脈所系、價值追求所向,進一步深化了對中華文明的規律性認識,彰顯出我們黨高度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刻理解和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助于我們全面了解中華文明,夯實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歷史基礎。
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只有全面認識中華文明的這一突出特性,才能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更好理解當今中國的發展和變革;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中華文明革故鼎新,具有突出的創新性。連續不是停滯,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創新為支撐的歷史進步過程。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價值觀念和文明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長河中閃耀的一系列思想學說、科技發明、文化成果,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彰顯著創新進取的突出特性。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中華文明長期的大一統傳統,形成了多元一體、團結集中的統一性。中華民族始終追求團結統一,把這看作“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中華文明區別于世界上大多數文明的基本國情。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以共同的國土、國家、民族和文明信念為基礎,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讓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面臨重大挫折也能夠保持強大凝聚力。
中華文明兼收并蓄,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包容性是中華文明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重要特質,中華民族因內聚而穩定、因包容而持續,重視和諧、合作。這就使中華文明始終保持著和諧包容的人文情懷,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實現文化融合,在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中更加異彩紛呈。這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內在文化基因。
中華文明和合融通,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性是中華文明的基本價值之一,也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核心理念,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民族復興之路。《論語》講“禮之用,和為貴”,《中庸》講“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和”的價值理念貫穿于整個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始終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始終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北京歷史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自3000多年前建城、870年前建都,北京不僅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賡續不絕,也見證了中華文化的與時俱進,不僅凝聚薈萃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精華,也吸收借鑒了域外優秀文明成果,集中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保護傳承好北京歷史文化這張“金名片”,就要樹立大歷史觀,保持珍惜禮敬態度,挖掘和闡釋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元素,從中汲取思想啟迪和智慧力量,不斷強化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厚植首都現代化的深厚底蘊。
深刻領悟“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深刻領悟“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提供了科學指引。
扎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文化之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歷史深處走來,歷經漫長歲月的洗禮,在日用而不覺中為中國人民所認同和踐行,成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發展的文化根基。只有植根于本國、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第二個結合”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注入強大的文化力量、筑牢厚實的文明根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指引。
堅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文化之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需要代代守護,也需要推陳出新。只有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牢牢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引領、在引領中前行。
賡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文化之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同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取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重大成果。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視野賡續中華文脈,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以思想和文化的主動,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北京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和新中國的首都,深刻見證了黨領導人民在“兩個結合”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偉大歷程。新時代十年來,首都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深刻轉型、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取得的重大開創性成果,都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落地生根結出的碩果,也見證了“第二個結合”帶來的文化主動和精神力量。新征程上,北京將堅持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繼續以“第二個結合”不斷激活首都文化,努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牢牢扎根,不斷形成北京生動實踐。
奮發有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對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出明確要求。面向未來,北京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首都貢獻。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全國文化中心功能。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務,就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既不盲從各種教條,也不照搬外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要以首善標準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在深植文化根脈中發揮輻射帶動功能,用首都文化發展的生動實踐體現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全國文化建設創造經驗、作出表率。
秉持開放包容,發揮文明交流互鑒窗口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歷史上的北京,長期處在“古今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匯之中;今天的北京,是偉大祖國的象征和文明交流互鑒的窗口。新征程上,北京既要繼續發揮凝聚薈萃功能,推出更多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又要繼續發揮傳播交流功能,積極宣介更多承載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文化產品,辦好用好北京文化論壇等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高端論壇,努力打造文化建設成果的展示平臺、文化建設經驗的交流平臺、文化創新發展的合作平臺、文明交流互鑒的傳播平臺。
堅持守正創新,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讓守正創新成為首都文化的鮮明底色。新征程上,北京既要繼續發揮服務保障功能,成為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正、理論之正、制度之正、文化之正的典范,又要繼續發揮創新引領功能,以創新賦能新時代首都文化建設,營造崇尚創新、勇于創新的社會氛圍,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意城市,努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持續提供創新創造活力。
(執筆:郭廣生)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3日 10 版)
( 編輯:張莉 送簽:張莉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