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秒播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特稿

合肥: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許根宏
來源:旗幟網2023年09月11日08:45
文字縮放:

日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成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迎來揭牌儀式。這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六個研究院,填補了該國家科學中心在集成電路領域的空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安徽、親臨合肥,都對科技創新作出重要指示,為安徽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合肥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心懷“國之大者”,勇當我國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

論資源稟賦,合肥諸多資源先天不足。論發展成績,合肥實力劇增。近幾年,合肥重大原始創新成果捷報頻傳,“科里科氣”成了合肥最鮮明的城市氣質。2022年,合肥躋身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合肥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4168億元增至1.2萬億元,多個指標居萬億城市前列;常住人口963.4萬,邁入特大城市行列。

1952年才從安徽小邑轉身為省會城市的合肥,靠什么實現彎道超車?一個核心關鍵詞——創新!

>>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科里科氣”科創驛站科學島站。

以“國字平臺”催生“原創活水”

合肥董鋪湖畔,網紅“科學島”靜臥碧波之中。這里,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在地。今年4月12日21時,正在運行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獲重大成果,成功實現了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托卡馬克裝置高約束模式運行新的世界紀錄。

作為安徽省會,合肥始終心懷“國之大者”,視創新如生命,積極構建國字號平臺,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2017年,合肥迎來歷史性機遇,繼上海之后成為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合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的未來大科學城。

深空探測、認知智能、高端壓縮機及系統技術、電磁信息控制及效應、火災安全、電能高效高質轉化實驗室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掛牌,成為全國首個;“科大硅谷”和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啟動建設,將匯聚世界創新力量,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集聚地示范工程……在擼起袖子加油干中,已建、在建、預研的國家大科學裝置12個,位居全國前列。

目前,合肥先后榮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等“國字號”創新品牌,能源、人工智能等科學中心六大研究院布局組建,建成各類國字號創新平臺共計100余家。

國字號平臺遍地開花,催生合肥科技創新活水源源不絕。

以“第一資源”構筑“第一動力”

推動創新,關鍵是要牽住人才這個“牛鼻子”。

早上7點多,山西姑娘張楠坐上地鐵到大蜀山站下車后,騎單車兩三分鐘就到了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斑@座城市非常用心留住人才,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作為“合肥請您來”活動中首個簽約的畢業生,張楠很慶幸能夠來到合肥工作。

今年5月,“合肥請您來,20萬個崗位供您選”活動啟動,一次性拿出20萬個崗位,向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發出“青春之約”,誠邀高校應屆畢業生加盟。

合肥,堪稱“開門納智”的楷模。1969年,國內外局勢緊張,中央指示中科大等一批在京高校外遷。于是,便有了中科大“南遷”。為迎接這位特殊的客人,當時物質仍較匱乏的合肥真心“擁抱”中科大——將原合肥師范學院騰空,“電荒”年代優先于政府保障中科大用電,在全省沒通暖氣的情況下支持中科大安裝暖氣……中科大由此扎根發展。

隨著創新步伐加速,合肥探索出了“協同創新、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路徑,積極引進高校院所資源。2012年以來,合肥與中科大、清華、中科院、哈工大等大院大所大學累計共建新型研發機構44家,累計孵化高科技企業近1300戶,共集聚海內外研發人員5000余人。

人才以用為本,合肥探索用平臺和產業集聚人才。目前,合肥已培育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支柱”,集聚創新人才超7000人。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大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集群集聚人才超10萬人。

目前,合肥全市各類人才總量超200萬人,其中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1.5萬人。合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張旭生介紹,合肥連續5年入圍“魅力中國——外國專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

7月7日,安徽聚焦“第一資源”,召開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發展和創新高地大會!拔覀兣υ阱懺煲涣魅瞬抨犖樯,在打造一流人才平臺上,在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上,在營造一流人才生態上,走在前列。”張旭生說。

以“政策賦能”力促“成果轉化”

在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有一條街道,短短幾百米,并不十分寬敞,這便是被譽為“量子大街”的云飛路。街道兩側分布著數十家量子科技產業鏈企業,一批量子領域尖端科技產業成果在這里問世。

在合肥,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離不開“組合拳”政策的全方位賦能。

為充分發揮政策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引導作用,2021年9月,合肥市印發《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平臺)備案管理辦法(試行)》,2022年5月,合肥出臺《合肥市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若干措施(試行)》,進一步健全科技成果發現、對接、轉化等制度。

“在成果發現、成果評價、成果轉化、成果應用多個環節打好組合拳,暢通成果轉化最后一米!焙戏适锌萍季志珠L范進說。目前,合肥已組建5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常態化登“門”(校門)入“室”(實驗室)對接高校院所,制定《合肥市可轉化科技成果分類評價辦法》,設立總規模5億元的種子基金,組建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制定“三新”產品認定及推廣實施方案,打造“三新”示范應用場景272個。

如今,合肥科技成果轉化“春色滿園關不住”。新型顯示、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3個產業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集群,智能語音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以“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為引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孕育出量子信息、核聚變、空天信息等一大批未來產業,合肥市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連續5年獲國務院表彰。

隨著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踐,目前合肥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4.7%,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達84.9%。

【記者手記】創新成就合肥

有人說“科里科氣”的合肥靠的是“運氣”。其實不然,合肥的成功,在于其始終視創新如生命、把創新當使命、抓創新像拼命。近10年,合肥市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由4%增長到17.8%。在創新這條“沒有出口的高速路”上,從體制到機制,從科學技術到產業構筑,從文化建設到社會治理,從城市發展到鄉村振興,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創新方法、創新舉措,猶如毛細血管,滲透到合肥的“每一寸肌膚”,推動安徽省會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合肥篇章。

(來源:《旗幟》2023年第8期;作者系《安徽日報》記者)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