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握大勢,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確保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歷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各主要國家紛紛把科技創新作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誰抓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與此同時,世界經濟陷入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思潮暗流涌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必須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當下中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科學技術作為解決方案。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以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需要以強大科技作支撐,以科技主動贏得國家發展主動。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主動的戰略選擇,而不是被動的應對之策。它要求創新體系和創新生態的系統比拼——原創和引領力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和安全性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強,應急應變和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能力強。它應是自主、完備、高效、開放的,既承襲我國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優良傳統,又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2月21日,中央政治局首次以基礎研究為主題進行集體學習,凸顯了黨中央對基礎研究的高度重視,也凸顯了加強基礎研究的現實緊迫性。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基礎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國家原始創新動力和活力。總的來說,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與建設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基礎研究還較薄弱,存在投入偏少、原創性成果不多、領軍人才缺乏等問題。比如,面臨“卡脖子”難題,就是因為很多源頭和底層的問題沒有搞清楚。只有做大做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實現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跳躍,科技自立自強才會躍升到高水平。
與加強基礎研究同樣迫切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突出問題導向,強弱項、補短板,更加強調對全國科技創新的統籌協調職能,體現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治理體系的戰略魄力。改革在機構設置上更加科學、在職能配置上更加優化、在體制機制上更加完善、在運行管理上更加高效,進一步理順科技領導和管理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有利于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隨著各項部署落實到位,高水平科技供給一定能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
(來源:《旗幟》2023年第4期;作者系科技日報新聞部評論理論室主任)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趙品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