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 【黨支部名片】 應急管理部救災和物資保障司(以下簡稱救災司)于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時組建,主要承擔中央救災款物的管理、分配、監督使用,自然災害災情核查、損失評估、救災捐贈和擬訂應急物資儲備需求計劃,組織協調重要應急物資儲備、調運、緊急配送等任務。司黨支部目前有22名黨員,平均年齡36歲,45歲以下干部占70%,2022年被命名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四強”黨支部,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應急管理部先進基層黨組織。
救災司黨支部結合實際提煉了獨具特色的“一線”工作法,強化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培養,推動黨建和業務相融互促,政治功能、支部班子、黨員隊伍、作用發揮全面增強。救災司黨支部書記、司長李曉東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作了分享。
救災司黨支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在一線強化對年輕干部的政治引領
救災和物資保障工作聯系群眾密切、服務群眾直接,是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指示和黨的群眾路線的集中體現,工作特點和要求決定了黨員干部需要深入一線、勇于戰斗和奉獻。
李曉東認為,支部工作歸根到底是做黨員干部的工作,要細致研究工作對象的特點。司黨支部結合人員結構特點與工作職責所提煉出的“一線”工作法,就是為了強化黨員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戰斗在一線、奉獻在一線的意識和能力。
“司里年輕人最需要什么?需要政治上的引領。這個階段,把心思都放在為黨做事、為人民服務上,所涵養的品行、收獲的工作方法,對今后的成長進步非常重要。”李曉東說。每次開展救災工作,司黨支部都把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重要內容,保證第一時間把黨中央對受災群眾的關心送達一線。在日常工作中,司黨支部強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塑魂,通過“三會一課”、聯學聯建、主題黨日等,不斷堅定用實際行動筑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的信念。赴災區時,必成立臨時黨組織,重要時刻重溫入黨誓詞,定期組織年輕干部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開展專題研討,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一線”工作法的推行,有力保障了救災司黨員干部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時始終保持過硬作風,切實履行救災為民的職責使命。2020年,全司黨員累計在救災一線工作414天,2021年累計803天。面對重特大自然災害,2022年派出37個工作組,先后赴24個省(區、市)開展救災應急工作,指導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42.8萬人次。2023年春節前夕,組織7個工作組赴14個重點省份督導檢查冬春救助工作,確保中央冬春救助資金春節前全部發放到位,幫助3200萬名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過節。
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到一線
走進李曉東的辦公室,記者注意到,文件柜上方的醒目位置放著一個行李箱。他告訴記者,里面裝的是出差備用的衣物和干糧,“行李箱是全司同志的標配,每個人都要隨時待命,做好隨時奔赴救災一線的準備”。
救災司黨支部制定了《關于黨員干部緊急到崗及深入一線參與處置重特大自然災害的幾點要求》。重特大災害發生后,司領導永遠是第一時間沖在前、干在先,用實際行動引領帶動年輕同志“跟我上”。2021年河南省鄭州市“7·20”特大暴雨災害期間,李曉東先是參與救災,隨后參與恢復重建等工作,連續出差52天。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發生7.4級地震。59歲的一級巡視員方志勇不畏艱險,主動請纓,帶隊前往救災一線。“我們的工作需要這種舍生忘死的斗爭精神。瑪多災害現場處于4000多米高原,我真替老方捏把汗。”李曉東說。
在司領導的示范帶領下,黨員干部都積極主動到一線鍛煉。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瀘州市發生地震,兩位女同志凌晨3點疾馳大興機場,第一時間奔赴瀘州。2022年1月8日凌晨,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發生6.9級地震,救災司全體人員聞訊后立即自發趕到辦公室。
“到一線去”,已成為救災司黨支部的共識。一次又一次,救災司黨員干部出現在危機四伏的現場,實干成為他們最亮的“底色”。
把一線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考場”
“在災區只走走看看是遠遠不夠的。到了災區就要深入受災群眾中。只有群眾安心,我們才能放心。”
“救災工作既平凡又神圣。從事救災工作就要舍得下苦功夫,甘當老黃牛,把雙腳穩穩地扎進基層,才能真正為受災群眾遮風擋雨。”
……
救災司青年論壇的發言材料,記錄了年輕干部們在一線淬煉黨性、磨礪鍛煉、成長進步的堅實步伐和心路歷程。李曉東認為:“司里的黨員特別是年輕人,通過工作看到了自身價值,看到了努力方向,增強了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的信心和勇氣。”
“一線”工作法優勢明顯,但由于一線遠離單位,“嚴管”也必不可少。救災司黨支部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通過定期召開思想形勢分析會、開展家訪等,及時了解掌握年輕干部的思想狀況,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及時批評教育。“新入職、新提拔干部,我們都會談心談話,提前講紀律、敲警鐘,幫助他們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習慣在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下工作。”李曉東說。
救災一線成為考察識別干部的“考場”。救災司黨支部組建以來,獲集體嘉獎一次,4名黨員榮立三等功,12名黨員獲評優秀共產黨員;2022年,6名綜合素質高的干部擔任了處長、副處長,全司形成勇擔重擔、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
【記者手記】 多“蹲苗”才能更茁壯成長
青年工作是事關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戰略性工作。年輕干部多“蹲苗”才能更茁壯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救災司黨支部安排年輕干部下基層接地氣,到救災一線“蹲苗”,同時注重通過激勵“施肥澆水”,通過約束“修枝剪葉”,通過嚴管“驅蟲防病”,為年輕干部成長為參天大樹涵養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到一線去”既是“一線”工作法的精髓,也是加強年輕干部教育培養的秘訣。
(來源:《旗幟》2023年第3期)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