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絕對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牢固樹立風險底線思維,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本領。
做到“六個必須堅持”。堅持人民至上,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基層“增質效”,做到總行“強總部”,分行 “強樞紐”,為業務賦能,給基層減負,為客戶創造價值。堅持自信自立,“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文化自信”,風險管理戰略上要保持定力,戰術上“為我所用,自主可控”,持續打造大型國有銀行在系統、模型和數據建設等數字化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堅持守正創新,針對金融風險隱蔽性、關聯性、復雜性、疊加性、傳導性特征,在堅持既有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風險管理的思維、機制、工具。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容易高發風險的領域、區域和當前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妥善處理好長短期的關系,強化橫縱協同,發揮釘釘子的精神,狠抓穿透落實。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安全與發展,系統謀劃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四梁八柱,對全面風險管理“是什么、怎么看、為什么、怎么辦”有清晰的重點任務清單和路線圖,對筑牢金融安全屏障的“研判、排查、壓力測試、應對處置、后評價”的閉環進行全流程的設計和實施。堅持胸懷天下,拓展世界眼光,學習借鑒吸收國外優秀的監管和業內研究、實踐成果,同時要準確把握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變化的大趨勢,金融發展的周期性、前瞻性,從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思考外部世界可能帶來的風險挑戰。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范化解風險。“創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出現了55次,報告提出改革創新要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全面風險管理要平衡好支持實體經濟與防控風險的關系,要適應市場變化情況、支持客戶風險評估和金融產品創新。創新靠的是“科技+人才”。風險管理要深度融合數字技術,架構流程要適應業務線上化、開放化的趨勢,以及客戶業務快速增長帶來的風險,提高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韌性和有效性。風險管理的競爭力核心在人,智慧在民間,要多種形式與基層協同聯動,激發基層的活力,發現基層的人才;要深入開展領軍人才建設,在急難險重的重大任務、工程中選拔和培養人才,集結和建設一支招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
發揚斗爭精神,堅持知行合一,善作善成。要有底線思維。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底線思維關鍵是找準底線。金融風險有底線,要對極端情景有預判,壓力測試的情景設置要科學。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更重要的底線是防止金融風險轉化成政治風險,在堅持政治立場、人民立場和戰略定力上更要堅守底線。要主動識別應變求變,主動防范化解風險。主動識別應變求變,要做到對新業態、新風險、新監管要求要前瞻性研究、制定預案。提高主動發現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數據、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是關鍵,數字化能力是核心競爭力。主動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在察實情上下功夫,風險與業務條線還需要在識變應變上整合力量,加強協同。主動防范化解風險方面,要嚴密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第一是風險治理有效,中國銀行業務委員會建立了風險治理環節,風險委員會也建立了業務協同機制,還需在日常管理和考核中層層傳導壓力。第二是風險機制健全,應急管理的核心是預防為主,靠的是防微杜漸、未雨綢繆,需要完善“風險監測預警體系”。第三就是防止跑冒滴漏,要做到風險的“全面”管理。在防范化解傳統風險的同時,還需要研究交叉性金融風險、新型風險,以及風險間的傳染轉化路徑。
(作者系中國銀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
( 編輯:王春春 送簽:王春春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