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這是我們黨百年來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為新時代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指明了方向。
1.“兩個結合”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樹常青的奧妙所在
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先進最嚴密的思想體系,具有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與時俱進進行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我們黨的成功之道。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科學真理,具有普遍適用性,但各個國家的具體國情不同,絕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所肩負的使命任務、所從事的事業,都是前無古人的,在開創性實踐中遇到的大量嶄新課題,沒有也不可能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找到現成答案。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面臨的歷史條件、承擔的歷史任務、遇到的具體矛盾和問題、需要解答的時代課題,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特殊性。只有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無畏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大膽探索、不懈探索,才能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不要生搬硬套馬克思和我的話,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像馬克思那樣去思考問題。只有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者’這個詞才有存在的理由。”列寧指出,馬克思的理論“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
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真理,只有為人們所普遍認同,才能成為真誠持久的信仰;馬克思主義作為實踐的理論,只有為人民群眾所掌握,才能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各民族的歷史文化、思維方式、民族心理結合起來,并賦予其人們易于接受的表達形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只有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才能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正如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高度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我們既不丟掉老祖宗,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又敢于說新話,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內涵,作出中國共產黨的原創性貢獻。百年來,我們黨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黨和人民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雄辯的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當然,堅持“兩個結合”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全面系統的掌握,需要對本國國情有深刻準確的把握,需要對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懷有足夠的禮敬,否則,要么就會照抄照搬、固守本本,陷入教條主義,要么就會忽視傳統、遠離大眾,造成水土不服。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過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給中國革命造成極大損失的慘痛教訓,也有過無視時代發展要求,思想僵化、迷信盛行,使人們思想和行動受到嚴重束縛的切膚之痛。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一些國家片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逐步形成自以為唯一正確、事實上卻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桎梏的社會主義模式,并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畫等號,不僅敗壞了馬克思主義名聲,而且窒息了馬克思主義應有的生命力,最終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使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挫折。
總起來說,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及時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的根本途徑。“兩個結合”做得越好,理論創新之源就越豐富,理論創新之力就越強勁,理論創新成果就越能為人民群眾所掌握。
2.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給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課題,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及時作出回答,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更好開辟未來。
把握基本國情。人們總是在歷史給定的條件下創造歷史,理論要正確指引實踐,就必須對歷史給定的條件有充分的認識,認識得越全面越深刻,越能增強歷史創造活動的預見性、主動性,實現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我國基本國情及其發展變化的階段性特征了解深了解透。要深刻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時我國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擁有繼續前進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同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著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緊密結合基本國情,理論創造才會更加符合實際,理論成果才會更加有效管用。
洞察時代大勢。時代大勢展示著歷史發展的新趨勢,匯聚著社會變革的新信息,蘊含著復雜多變的新機遇新挑戰,只有緊跟時代步伐,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理論才能成為引領時代的旗幟。要正確判斷世界形勢的發展變化,揭示人類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人類進步的一邊,順勢而為,乘勢而進,旗幟鮮明反對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零和博弈,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深刻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度互動,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烏克蘭危機的深遠影響,準確分析我國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為我們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提供科學的戰略預見。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強化促進這一歷史進程的重大戰略支撐,注重防范有可能遲滯甚至中斷這一歷史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科學的戰略謀劃、戰略指引。
聚焦現實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今天我們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了全新要求、開辟了廣闊空間。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將分析解決重大現實問題作為理論創新的著眼點和生長點。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緊密跟蹤億萬群眾前沿性探索碰到的新困惑、前進道路上不期而至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聚焦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反復出現的共性問題,久治不愈的頑瘴痼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復雜敏感問題;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特別是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問題;聚焦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問題;聚焦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密切關注世界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面臨的獨有難題,特別是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深入剖析問題原因,找準問題癥結,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總體實踐經驗。理論創新的目的是揭示規律、發現真理,更好指導實踐。社會活動的規律往往隱藏在紛繁蕪雜的社會現象背后,發現它的真容,不僅需要實踐的逐漸演進和積累,而且需要艱苦的思想理論探索和概括。正如馬克思所說,“在人類歷史上存在著和古生物學中一樣的情形。由于某種判斷的盲目性,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會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來,到了一定的時候,人們就驚奇地發現,從前沒有看到的東西現在到處都露出自己的痕跡”。要增強歷史思維,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寬闊的歷史視野回望過去、審察得失,深入探究沉淀在歷史深處的客觀規律。善于總結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新時代偉大實踐、偉大變革積累的成功經驗,經濟社會各領域創新實踐形成的具體經驗和基層干部群眾生動實踐創造的新鮮經驗,總結世界各國治亂興衰、執政成敗的經驗教訓,從中發現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系和必然趨勢,得出能夠科學預見未來的正確結論和真理認知。
3.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推進理論創新的豐厚沃壤,必須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充分發掘和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內涵。尤其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安邦理政的治國之道。科學理論總是在借鑒吸收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的。在綿延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造和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國家治理經驗智慧。其中主要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的平等觀念,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正義追求,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以重射輕、均輸平準的調控思想,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的重農理念,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外交之道,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這些經驗智慧都是我們的祖先獨立創造出來的,為我們今天堅持自信自立、增強理論創造的底氣和勇氣提供了堅實歷史支撐,為我們進一步豐富新時代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提供了重要思想原料,為我們深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規律性認識提供了重要歷史鏡鑒。
修身處世的道德理念。科學理論不僅是改造客觀世界的行動指南,也是改造主觀世界的思想武器。我國自古以來就注重官德修養,將正身立德作為為官理政的根本。其中,傳承千古、澤被后人的包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家國情懷;臨患不忘國、臨死不失節的赤膽忠心;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的公正廉潔;“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操守;慎獨慎微、遷善改過,“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內省自覺;等等。毫無疑問,這些積極的價值取向是今天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黨性修養的珍貴滋養,也是我們推進黨的建設理論創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重要思想源泉。至于正心誠意、修身齊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推己及人、重諾守信,抑惡揚善、扶危濟困,克勤克儉、孝老愛親等道德規范,則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內在的精神氣質,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根基。
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科學的思想方法是打開真理之門的鑰匙。中國古代先賢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察萬物之源,得出的許多富有哲理的思想方法,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幽遠洞見,體現了追根溯源、窮究事物根本的探索精神。“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否極泰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的辯證觀點,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的深刻思想,闡明了認識與實踐相互為用的知行統一觀。審時度勢、未雨綢繆、因機而發的智慧理念,展示了察時辨勢的權變之策。我們要繼承和發展這些寶貴的思想方法,拓展思維視野,豐富思維方式,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提高理論創新成果質量。
質文兼具的表達方式。任何一種科學的理論,都是真理內核和精妙表達的統一。理論創新既要注重挖掘思想的深度,又要注重呈現形式的美感。中華民族歷來重視為文立言,認為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強調文以載道,昭昭如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之不文、則行之不遠,追求“篇有百尺之錦,句有千鈞之弩,字有百煉之金”的境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以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韻味表達出來的。我國古代的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成語典故、格言警句浩如煙海,其中,言簡意賅、意深辭雄、凝練曉暢的美文嘉言不勝枚舉,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言寶庫。我們要善于從這一寶庫中采擷珍品,領悟精義,得其真傳,以此來助力改進文風,錘煉思想觀點、豐富表達方式、潤色語言文字、提升傳播能力,使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更加鮮活生動,更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 編輯:呂重江 送簽:呂重江 簽發:趙品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