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深入研究中國文明歷史,在對歷史的深邃思考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歷史研究在新時代治國理政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圍繞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39次集體學習,這是繼第23次集體學習研究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之后,再次就中國文明歷史研究進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對中華文明歷史研究領域涉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科學論斷和闡釋,夯實了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理論基礎。
推進中國“古代文明理論”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把歷史自信建立在堅實的科學研究之上
為更加清晰地展現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以及與世界其他文明體的不同發展歷程,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黨中央啟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經過幾代學者接續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研究成果,實證了中國具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更為重要的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創性貢獻。
對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個既復雜又漫長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持續開展深入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還是初步的,還有許多歷史之謎等待破解,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通過實證和研究達成共識,必須繼續推進、不斷深化。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站在學術進步的最前沿,繼續追根溯源,尋幽探秘,使中華文明探源具有堅實的科技分析依據,拓展我們對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認知,為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
>> 4月24日,游客在海南省博物館里參觀“南溟奇甸”南海海洋文明陳列展。
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刻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化進程中,面對浩瀚博大的傳統文化,如何處理傳承與創新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守正,就是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確保文脈不斷,文運長存;創新,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是我們黨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是被實踐證明的科學方法,必須堅持下去。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正確處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要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更好地賡續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光榮歷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血脈是不能割裂的,更不是對立的,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必須旗幟鮮明。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集中體現了革命性、民族性、時代性,并進行了思想升華,進而創造出“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取得的精神碩果,是我們黨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內容。只有把紅色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合起來,才能使其根脈扎得更深、淵源找得更遠、影響力變得更強,讓黨的精神譜系“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們講的守正創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著眼點就應該在這里。
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集體學習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如何深化人類文明新形態研究提出要求。他強調,要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理論概念,集中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是新時代理論研究的必然要求,需要堅實的歷史文化支撐。當前,無論是歷史學還是考古學,其發展水平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與期望相比,都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學科融合程度不高,學科之間壁壘森嚴,協同攻關能力不強;學術視野不廣,碎片化風氣蔓延,學者駕馭全局和本質、規律能力不足;理論創新能力不足,一些領域受西方學術思潮、理論思潮影響較深,缺乏獨立思考的意愿和能力;服務現實的自覺性不強,一些學者脫離經世致用的優良傳統,躲在書齋搞所謂“純學問”,更談不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要實現文明歷史研究的跨越,必須克服不良學術傾向,一絲不茍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整合中國歷史、世界歷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著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相關歷史學科融合發展,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規律,把握歷史趨勢,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們要堅持胸懷“國之大者”,努力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及時總結和升華新時代推進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的經驗,不斷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
>> 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廣漢市公布了去年9月以來三星堆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數件造型奇特的“上新”文物豐富了三星堆遺址的銅器類別,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增加了新的實物證據。圖為考古學家發現的“機器狗”一樣的銅巨型神獸。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中華民族從來就具有博大胸懷,善于兼收并蓄,海納百川。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本身就是華夏民族與眾多民族融合的結果。中華文化充滿自信和生命力,五千多年一脈相承、從未中斷、生機勃勃,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奇跡。從歷史的角度看,這一成果相當程度上源于兩個重要的“主動”。
一是“主動”吸收外來文化,善于借鑒、學習他人的好東西,把他人的好東西改造成自己的東西,并形成我們的民族特色,體現出寬廣的文化胸懷和歷史包容性。例如,我們的古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犍陀羅文化的影響,尤其是佛教傳入中國,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互激蕩、交融匯合,豐富和提升了中華文化的思想和理論底蘊。再如,16世紀以后,西學東漸,清朝對主要由傳教士帶來的西方學術,堅持“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近代以后,面對列強的侵凌,我們不甘沉淪,艱苦探索,成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歷史、實踐與文化的對接、交融和升華,不但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贏得了國家的獨立,而且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成長壯大的黃金時代!
二是“主動”向外傳播中華文化,展示出中華文化巨大的感召力、影響力和輻射力。考古研究表明,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先民已將其文化傳播至東南亞一帶,此后,中外文化交流綿延不絕,形成了覆蓋日本、朝鮮、越南的儒家文化圈,并通過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文化交流。除了四大發明外,文官制度也是古代中國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貢獻。尤其在明清兩朝,中國文化不但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持續擴大,而且經耶穌會士帶到歐洲,產生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影響,一些啟蒙思想家對中國政治、文化推崇備至,將其作為批判舊制度的重要武器。
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我們繼續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堅持從本國的歷史、國情與實際出發,從各種有益的文明資源中汲取養分,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我們要大力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發展進步的正義事業提供強大精神指引和價值支撐。
(來源:《旗幟》2022年第8期;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