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中心城區紗縠行南街的三蘇祠,曾是蘇家故居。從這里走出來的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俱為中國古代杰出的文學家,一門獨占“唐宋八大家”三席,被人尊稱為“三蘇”。蘇洵(1009-1066年),字明允。其長子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文忠;次子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晚號潁濱遺老,謚文定。“三蘇”之后,其子孫亦能踵武前賢,不墜家聲。眉山蘇氏之所以成為中國古代家族的典范,與其優良嚴謹的家風密不可分,其家風概括起來可總結為: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
讀書正業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蘇洵的父親蘇序非常重視讀書學習。蘇序并非讀書人,但他有感于北宋崇文興教之風,積極倡導諸子讀書,并定下“吾欲子孫讀書,不愿富”的治家理念。蘇序之子蘇渙(即蘇洵之兄)“勤奮問學”,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登第,成為蘇家在宋代的首位進士,官至利州路提刑。
蘇洵二十七歲始發憤讀書,著書立說,并悉心教授二子。蘇轍詩作《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曾回憶兄弟二人年少時居家讀書的歲月:“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軒。閉門書史叢,開口治亂根。”蘇洵游學在外時,則由妻子程夫人承擔蘇軾兄弟家教之責。蘇軾十歲時,一天,程夫人教他讀《后漢書·范滂傳》。范滂是東漢末年因“黨錮之禍”而被殺害的名士。臨刑前,范滂與母訣別。范母從容言道:名節聲譽與富貴長壽豈可兼得?書讀至此,程夫人十分感慨。一旁的蘇軾問:“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夫人回答:“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蘇家家教,于此可見一斑。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蘇轍兄弟雙雙考取進士,名動一時。步入仕途后,蘇軾兄弟仍注重讀書。蘇轍稱自己“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蘇軾更是將抄讀書史作為每天必須完成的日課,并曾分享治學心得:“多讀書史,仍手自抄為妙。”據蘇軾自述,到四十歲左右時,他已抄誦過《漢書》三遍,足見其讀書用力之勤。
蘇軾兄弟不僅重視讀書,更積極將這一家風傳遞給蘇門后輩。蘇轍有詩云“吾兒(指其幼子蘇遜)生來讀書史”,正是蘇氏讀書傳家的寫照。蘇軾曾教導堂侄蘇千之:“可讀史書,為益不少也。”對于侄孫蘇元老,他更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具體要求:“宜熟看前、后漢史及韓、柳文。”
在“讀書正業”的家風下,整個眉山蘇氏家族在兩宋時期涌現出了十多位進士。蘇軾三子蘇過、蘇轍之孫蘇籀分別有《斜川集》 《雙溪集》傳世;蘇軾次子蘇適、孫蘇符、曾孫蘇峴、蘇轍之孫蘇簡、曾孫蘇諤等也都有詩文集,可謂文脈昌盛。
孝慈仁愛
蘇洵在《族譜后錄》中追憶其祖父蘇杲“事父母極于孝,與兄弟篤于愛,與朋友篤于信”。“孝慈仁愛”作為眉山蘇氏的重要家風,代代相傳。蘇洵之父蘇序以“好施”聞名鄉里,“急人患難,甚于為己”。他曾在荒年變賣田產,賑濟鄰里。待至豐年,鄰人欲償其值,蘇序卻堅決不收。蘇洵同樣“質直忠信,與人交,共其憂患,死則收恤其子孫”。其妻程夫人治家,“族姻之孤窮者,悉為嫁娶振業之”,“鄉人有急者,時亦赒焉”。
蘇軾與蘇轍的兄弟情誼,堪稱千古典范。《宋史》稱其“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蘇軾去世后,其子蘇邁等貧無所依,生事蕭然。當時廢居潁昌(今河南許昌)的蘇轍毅然將自己唯一的一處房產賣掉襄助。蘇轍之子蘇適同樣孝友仁愛,“兄弟之貧者,率于眾而周之”。蘇軾之孫蘇符遇族人婚葬,“必待以具資”,“甚者待以斂”。
蘇家子孫出仕為官者,則將“仁愛”家風進一步擴展到百姓身上。蘇軾一生游宦各地,所到之處,皆體恤民情,解民之危苦。如在密州(今山東諸城)時,恰遇饑年,百姓多遺棄孩童,蘇軾拿出庫糧,專門用以收養棄兒;在徐州時,逢黃河泛濫,蘇軾組織軍民抗洪,住宿城頭,過家不入;在杭州時,蘇軾帶領百姓疏浚錢塘六井,整治西湖,并捐錢設立免費醫坊;在揚州時,蘇軾上疏請求朝廷停止催繳積欠,“使久困之民,稍知一飽之樂”。甚至在遭遇貶謫、無職無權時,仍不忘百姓疾苦。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蘇軾寫信給鄂州(今湖北武昌)知州朱壽昌,希望禁殺女嬰,并倡議成立民間慈善機構——育兒會,數以百計的嬰孩因此存活;貶到惠州后,因見當地百姓渡河,多沒水身亡,又捐錢修橋。南宋初年,蘇轍長子蘇遲在知婺州(今浙江金華)任上奏減賦稅,百姓為其立生祠,傳續著蘇氏“仁愛”家風。
非義不取
蘇氏家族素有“非義不取”的傳統,其成員大都樂善好施,視錢財為糞土。蘇洵父、祖行善鄉里,自己卻“田不滿二頃,屋弊陋不葺也”,“窮困厄于饑寒者數矣”。蘇軾在《記先夫人不發宿藏》一文中記錄了母親程夫人的一則往事:程夫人操持家業時,遷居眉山紗縠行的一處宅院。一天,兩位婢女無意中在屋內挖出一個壇子,上面蓋著烏木板。眾人猜測壇中可能有財寶,都迫不及待想打開來看。程夫人卻命人重新用土將壇子埋好,并告誡家人壇子乃前人所埋,非蘇家所有,誰也不準挖取。程夫人“不發宿藏”之舉可謂蘇氏“非義不取”家風的完美詮釋,并對蘇軾、蘇轍兄弟產生了深遠影響。
后來謫居黃州期間,仕途遭遇重大挫折的蘇軾一度過著“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的生活,但他仍堅守“非義不取”的信念,并在《赤壁賦》中予以表露:“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為政清廉
“非義不取”的家風,體現到仕宦做官上,便是“為政清廉”。對于廉政問題,蘇軾在《六事廉為本賦》中做過系統闡述。他繼承《周禮》為官六事——善、能、敬、正、法、辨,皆須以廉為本的思想,十分強調官員廉潔的重要性。蘇軾認為:“功廢于貪,行成于廉。”即功業毀廢于貪婪,德行養成于廉潔。在此基礎上,蘇軾提出“廉為官程”的理念,認為在任用、考察官員時,應將廉潔——而非才能與政績,作為最根本的評判標準。換言之,一個官員,不論能力再強,治績再突出,只要違背了廉潔的底線,便應一票否決。
蘇軾一生雖數遭貶謫,但也曾做過禮部尚書、翰林學士一類的高官,出任過富庶之地——杭州、揚州的知州。不論居官何處,他都兩袖清風,潔身自好,從不聚斂財富。用蘇軾自己的話說就是:“不善治生,祿賜所得,隨手耗盡。”宋代史籍《東都事略·蘇軾傳》也用“輕財好施”四字概括蘇軾的品格。其弟蘇轍官至尚書左丞(副宰相),同樣“拙于生理”“聚財無方”。正因如此,蘇軾兄弟雖仕宦顯達、名動四海,但因手頭沒有積蓄,一旦遭遇貶謫,便要為生計發愁。如被貶黃州期間,蘇軾即因“廩入既絕”,生活過得極為簡樸;蘇轍晚年攜子侄隱居潁昌,“衣草食芋栗”,日子更是異常清苦,但兄弟二人都處之泰然、安之若素。
(來源:《旗幟》2022年第7期;作者系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化科技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副研究員)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