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依托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被科技部、財政部認定為首批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之一,屬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歷經20年的探索與建設,中心團隊順應國家與時代的發展方向,成為我國天文學領域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團隊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著力抓好黨建工作,為科研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2021年,被評為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文明號。
團隊成員合影留念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用信息技術托舉天文探索新高度
在以云計算、大數據為特征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天文科學數據開放共享與管理應用的重擔落在了團隊的肩上。團隊在首席科學家崔辰州博士的帶領下,實現了天文數據處理流程標準化,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數據管理系統,為促進天文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緊密圍繞“率先行動”計劃,堅持覆蓋天文科學數據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理念,為郭守敬望遠鏡建立全球最大光譜數據庫,超2000萬條天體光譜數據通過中心對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FAST數據系統由團隊開發維護,其穩定運行極大提升了科研效率,加速成果產出,為國際觀測申請提供保障。團隊研發成果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入選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優秀案例,為國內科學數據開放共享樹立了標桿。
從入局到領跑,躋身國際前沿
截至2021年底,中心平臺訪問量超5.6億次,數據下載超2230萬次,訪問用戶來自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亞洲首個通過世界數據系統CoreTrustSeal國際認證的數據中心,真正做到了天文領域的“世界大同”。2002年,崔辰州博士建立了中國虛擬天文臺并加入國際虛擬天文臺聯盟,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經驗技術。中心團隊從只有1人,到如今有十余名朝氣蓬勃的核心成員,多名成員積極參與相關領域的國際組織,完成了從學習者、跟隨者到參與者、領導者的成長和身份轉變。2019年,崔辰州博士當選國際虛擬天文臺聯盟主席,這意味著中國已躋身國際天文信息技術領域前列。團隊研發的數據系統陸續在法國、德國、俄羅斯實施鏡像,開啟了我國天文科技資源影響全球的嶄新歷程。
攜手公眾共赴星辰大海
中心團隊持續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并以獨有的視野和高度提出數據驅動的天文科普教育理念。團隊骨干利用先進的數據可視化技術深入挖掘天文數據價值,積極推動萬維天象廳、萬維天文教室落地全國。2021年7月,團隊聯合中國天文學會、美國天文學會發起首屆國際宇宙漫游創作大賽,成為天文領域唯一由我國牽頭的國際賽事,極大提升了我國在天文科學教育方面的國際影響力。中心團隊與星明天文臺合作開展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迄今已發現超新星、(河外)新星、變星等候選體70顆,其中20顆超新星、12顆(河外)新星、1顆激變變星獲得認證,另有17顆其他各類變星被收錄。
目前,團隊已參與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及中國空間站望遠鏡等大科學裝置與科學項目,并將接續開展嶄新的征程。這支充滿斗志和激情的團隊將繼續在仰望星空的征途中不辱使命,踏實前行,以科技創新之力再續華章。
(來源:《旗幟》2022年第2期,作者單位為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
( 編輯:閆奕 送簽:張成付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