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圖為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總工程師、研究員李健軍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綜合監測實驗室工作
“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倍感振奮。作為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作者,我會繼續努力,為生態環境監測事業貢獻更多力量。”作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李健軍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受鼓舞。接受采訪時,他一直說這個榮譽是頒給集體的,“這是國家對生態環境監測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體成效的認可。”
李健軍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他帶領團隊負責過我國大氣背景區域站監測網建設、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全國聯網、空氣質量預報預警體系建設等重點項目,幾乎每次都是從零開始探索。
2008年,大氣背景站建設獲批納入原環境保護部中央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重點項目。在那以前,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主要集中在城市區域,沒有任何系統化背景地區大氣監測業務。李健軍帶領團隊全面調研分析,比較國際和國內同類野外觀測背景站相關技術,在一年內就完成建設方案設計、點位選址、設備選型、專家論證和項目招標等規劃工作,組織成員單位兩年內完成了野外觀測站房和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等工作。
從吉林長白山、內蒙古呼倫貝爾到湖北神農架、福建武夷山,從新疆喀納斯、西藏納木錯到四川海螺溝、山東砣磯島,背景站覆蓋林區、山地、草原和海島等各種類型地區,建站離不開各地的支持和配套建設。“當時四川省環保廳第一個站出來說,汶川地震時全國人民都支持他們,現在他們要回饋這份情誼。還有在神農架林區建站,當地直接撥了一塊專用地。”艱苦早已過去,但那些感動的瞬間和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團結協作的優良傳統依然留在李健軍的腦海里。
2012年以前,空氣污染問題逐漸受到公眾關注,但污染程度究竟怎么樣,大家卻說不清楚。現在,每個人都能隨時在網上查看PM2.5等實時數據,掌握所在城市空氣質量,是因為337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已實現全國聯網。“聯網”兩個字聽起來簡單,背后卻是技術人員在每個站點通宵達旦的嘗試。
“基本都是帶電作業,原有系統不能停運。儀器設備的型號、版本、傳輸協議,甚至小到端口可能都不一樣,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一開始大家沒有經驗,有時搗鼓半天就是不知道故障在哪里。要現場逐一排查,經常還要現場修改編程,反復與網絡中心遠程調試,才能解決問題。”李健軍說。
此外,組織技術骨干培訓、實施聯網安裝調試,時間緊任務重,都得邊建設邊學習。李健軍還記得當時在東北、西北地區,小組頂風冒雪,凍得手腳麻木、直哆嗦;在西藏有人出現了高原反應,仍然咬牙堅持。
2012年底,第一批74個城市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點位終于完成了設備安裝、數據采集和發布聯網。工作經驗有了,技術團隊也建起來了,李健軍又受命轉戰到了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新戰場,“這就是工作需要,我沒想那么多。一張白紙更好作畫嘛!”他說。
從十幾個人、一間大概70平方米的臨時機房開始,他聯合科學工程團隊僅用1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監測史上最快、最全、最準的綜合高性能空氣質量預報系統建設,達到業務化應用國際領先水平。如今團隊聯合全國預報成員單位推動建成的新標準預報體系,實現了區域大氣重污染過程預報準確率近100%、污染程度預報準確率近80%。
遇到過的難題不少,李健軍卻總是積極樂觀。他喜歡攝像,不過鏡頭下都是別人的工作照。在他的電腦里,記者看到按年份有序整理的全是工作文件,文件名是“美好生活”。
李健軍說,生態環境監測是一項持續發展的事業,不斷出現的新需求、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都需要年輕的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去探索。采訪結束時,記者恰巧遇到一位站里的年輕同事,不久前剛結束在南海背景站兩個月的駐站工作。去那里乘船過去單程就要4天,手機沒信號,遇到臺風時船搖得厲害,人就一直躺著。記者由衷地佩服,也對李健軍的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來源:中國環境報)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