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秒播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期刊>>《旗幟》雜志>>2021年第8期

在“古今中外”四重語境下“守正創新”

王學典
來源:旗幟網2021年08月26日10:00
文字縮放:

剛剛度過70周歲生日的《文史哲》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給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這封回信,統觀“古今中外”四重語境,在宏闊視野下對中國文化和學術期刊建設的大方向作出了指導,既要求我們深植中國本土、夯實中國主體意識,也要求我們加強中外學術交流、在全球性語境中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文史哲》編輯部全體人員深受鼓舞,決心結合70年來的辦刊歷史與實際情況,進一步發揚《文史哲》敏于感知時代精神、勇于肩負時代精神的辦刊傳統,為新的時代條件下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守正創新”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感知時代精神變遷,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第二自然段開門見山,提出要“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并落腳到“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上。這一要求,有深刻的歷史背景與現實動因。

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對中國文化有一定的沖擊。但與此同時,“家國天下情懷”等本土傳統文化心理結構,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使其發展道路帶有與現當代歐美不盡相同的特色。如何看待、對待這些“特色”文化基因——是正視并善待之,還是敵視而革除之——乃是關系著中國文化與制度建設接下來走向的大問題。 

較之1840年之后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屢戰屢敗”局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及改革開放40余年來,中國持續向好以至復興在望的發展態勢,正在以“事實勝于雄辯”的底氣,重新激活文化上的中國主體意識。進入21世紀,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各個層面的強勁復興,是文化上中國主體意識蘇醒的重要表征。

《文史哲》較早感知到時代精神的變遷,自2007年起,將“昌明傳統學術,鍛鑄人文新知,植根漢語世界,融入全球文明”確立為辦刊宗旨,在厚植中國主體意識的同時,尋求平衡“古今中外”之路。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所針對的是妄自菲薄或自我迷失這等消極狀態,而絕不意味著持守狹隘的民族主義之道。“古今中外”交匯語境下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既不可能照搬西方,也不可能墨守成規。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特別勉勵《文史哲》,要肩負起“促進中外學術交流”的使命。這一勉勵,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倡導“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題中固有之義,也是對《文史哲》創辦英文版、“融入全球文明”的辦刊宗旨的肯定和鞭策。

植根中國現實,鍛鑄中國理論

“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努力回答好的重大時代課題。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向研究中國問題、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華文明集中,努力提煉出一套能夠體現中國主體性的概念、理論和思想,使中國經驗升華為一般的理論原則。

當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個重要弊端是“去現實化”或“象牙塔化”,在學術研究中滿足于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樂于讓中國歷史、中國現實、中國實踐削足適履穿上舶來的理論鞋子,而非基于歷史傳統與當代實踐提煉有助于“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中國概念與理論。其中的關鍵一環是,深入、系統地探究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將當今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與深厚的傳統文化、國族歷史打通。

“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必經環節,其指歸則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正如有學者在《文史哲》創刊70周年紀念會上所說的那樣,應該通過新的系統性理論構造,容納中國共產黨在過去40年乃至過去100年里所做的正確的事情,使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通起來,《文史哲》應當胸懷這種氣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這一任務,只爭朝夕、久久為功。

找準“引領創新”的辦刊發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肯定了《文史哲》“守正創新”的辦刊歷程,勉勵高品質學術期刊要“引領創新”。這既是對《文史哲》“學者辦刊”傳統的肯定,也是對全體學術期刊提出的高階要求。學刊界應找準發力點,承接好這一使命。

學刊編輯若無好的學術方向感,“引領創新”注定只能是無稽之談。這是“學者辦刊”的要害所在。“學者辦刊”絕非是將學者安排到編輯部工作這么簡單,而是必須充分正視編輯身份、學者身份二合一的事實,在設法保證刊物編校質量的同時,努力強化學者編輯的創造性勞動。就此而言,“編校分離”的傳統原則,對于調理編輯與學者雙重身份之間的關系,對于在人員構成或勞務分配上理順“一般性工作”與“創造性工作”間的分工協作,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和作為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要求高品質學術期刊“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這同樣也是“引領創新”的重要途徑。《文史哲》素有“扶植小人物”的優良傳統,這不僅僅是同情學術新秀的弱勢處境使然,更是因為學術新秀歷史包袱輕、定勢思維少,往往有可能做出突破性成績。通過帶有前瞻性的議題設置,將更多新秀的學思能量引向大有前途的時代議題,可謂一舉多得的引領創新法門。

隨著時代進步,“小人物/有待成長的優秀學術人才”的定義也在悄然嬗變。經過改革開放40余年的高速積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已經汗牛充棟,“小人物”自我積累與嶄露頭角的時間線勢必拉長。目前來看,將亟待扶植的“小人物/有待成長的優秀學術人才”,鎖定為剛剛謀得教學科研職位的優秀青年學者,以及處于過渡時期的博士后,可謂務實之舉。加大舉辦青年學者論壇或工作坊的力度,以此為平臺發現“小人物”、扶植“小人物”,是一條可行途徑。

如何進行創造性的議題設置呢?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文史哲》編輯部的回信中,再次發出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號召。作為回應,我們認為,在鞏固“厚重古典研究”優勢的同時,有必要嘗試推動“古典研究社會科學化”,作為“兩創”突破口。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拿出讓本土“地方性知識”接受世界檢驗并走向世界的勇氣。為此,高品質學術期刊應加大世界化步伐,努力打造中外人文學術雙向互動的高端窗口,“促進中外學術交流”,以此促動漢語學界朝著“大量生發能經得起國際學界普遍推敲的論題與理論”的境界邁進。

(來源:《旗幟》2021年第8期;作者系《文史哲》雜志總編輯)

( 編輯:孫麗   送簽:張成付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