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秒播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論述摘編》

受權發布:《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論述摘編》(五)

建設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2018年11月26日15:48
文字縮放: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統籌做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各領域民生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習近平同志圍繞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我們深刻認識民生建設和社會治理的重大意義,落實以民為本、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理解、掌握習近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了《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論述摘編》。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0一七年九月十九日期間的講話、報告、演講、指示、批示、賀信等一百四十篇重要文獻,分九個專題,共計三百二十六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強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繼續完善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提高統籌層次。繼續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加快棚戶區改造。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2年12月15日)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現在,我國大部分群眾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中等收入群體,也出現了高收入群體,但還存在大量低收入群眾。真正要幫助的,還是低收入群眾。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頁

在改善民生的政策方面,我們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錦上添花的事情,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出發。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講話》(2013年7月25日)

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是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任務,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辦成一項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德政工程。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2013年10月31日

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系、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系、需要和可能的關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系。只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同時,總有一部分群眾由于勞動技能不適應、就業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臨住房困難,政府必須“補好位”,為困難群眾提供基本住房保障。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2013年10月31日

從我國國情看,總的方向是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要總結我國住房改革發展經驗,借鑒其他國家解決住房問題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設的規律性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立統一、規范、成熟、穩定的住房供應體系。要千方百計增加住房供應,同時要把調節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經濟、適用、環保、節約資源、安全的住房標準體系,倡導符合國情的住房消費模式。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2013年10月31日

要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加快建設廉租住房,加快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相結合,努力滿足基本住房需求。住房是群眾安身立命之所,質量安全至關重要。要優化保障性住房規劃布局、設施配套和戶型設計,抓好工程質量。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2013年10月31日

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讓農村留守人員生活得踏實、安全、無憂,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基層黨委和政府的重大責任。要抓緊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圍繞留守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業、衛生健康、思想情感等實施有效服務。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3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681頁

經過多年努力,我們已基本改變了農民的事農民辦的做法,基本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免費義務教育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制度上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轉變。下一步,要不斷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標準和水平,實現從有到好的轉變,逐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3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682頁

我國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務產業發展還比較滯后。要完善制度、改進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在北京市看望一線職工和老年群眾時的講話(2013年12月28日),《人民日報》2013年12月29日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把推進殘疾人事業當作分內的責任,各項建設事業都要把殘疾人事業納入其中,不斷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各級殘聯要發揚優良傳統,切實履行職責,為殘疾人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團結帶領殘疾人繼續開創工作新局面。

——在會見第五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時的講話(2014年5月16日),《人民日報》2014年5月17日

中國正在建設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創新社會治理體制。

——《謀求持久發展,共筑亞太夢想》(2014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4年11月10日

要提供基本保障,加大對基本公共服務和扶貧濟困工作的支持力度,編織兜住貧困人口基本生活安全網。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2月9日)

要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使之具有可持續性,發揮好托底作用。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2月9日)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越來越好,但我們時刻都要想著那些生活中還有難處的群眾。我們要滿腔熱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別是要做好扶貧開發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讓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等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靈充滿溫暖。

——《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2014年12月31日),《人民日報》2015年1月1日

要推動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特別是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要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逐步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進得來、住得下、融得進、能就業、可創業,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4月30日),《人民日報》2015年5月2日

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要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主要是納入低保體系。這部分人由于不具備勞動能力甚至生活能力,不少是殘疾和智障人口,無法通過開發性扶貧政策實現脫貧,需要通過低保和社會救助等方式穩定解決生計問題。要研究貧困地區扶貧線和低保線“兩線合一”的實施辦法,把低保線提高到扶貧標準線,對這部分人實行應保盡保。

——《在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與“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節選)》(2015年6月18日)

我們有一千八百萬左右的城鎮低保人口,對他們而言,要通過完善各項保障制度來保障基本生活;對一億三千萬多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要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增強醫療服務的便利性;對二億多在城鎮務工的農民工,要讓他們逐步公平享受當地基本公共服務;對上千萬在特大城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等其他常住人口,要讓他們有適宜的居住條件;對九百多萬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要讓他們有一門專業技能,實現穩定就業和穩定收入;等等。總之,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針對特定人群面臨的特定困難,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832頁

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2015年11月11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一個標志性指標。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強調,就是因為心里還有些不托底。所以,我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必須實現,而且必須全面實現,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不能到了時候我們說還實現不了,再干幾年。也不能到了時候我們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生活在扶貧標準線以下。如果是那樣,必然會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小康社會的滿意度和國際社會對全面小康社會的認可度,也必然會影響我們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和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我們必須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解決的,全黨在思想上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二〇一一——二〇二〇年)》要求,“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并不容易。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集中到一點,就是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我國要比世界銀行確定的在全球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時間提前十年。黨中央在這個問題上是下了決心的。全黨同志務必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實現“兩個確保”的目標上來,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目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有二千萬至二千五百萬人。到二〇二〇年難免還有這樣的貧困人口,要由社會保障來兜底。這就涉及農村扶貧標準和農村低保標準相銜接的問題。目前,農村扶貧標準由國家統一確定,而農村低保標準則由地方確定,相當多地方兩個標準有一定差距。要統籌協調農村扶貧標準和農村低保標準,按照國家扶貧標準綜合確定各地農村低保的最低指導標準,低保標準低的地區要逐步提高到國家扶貧標準,實現“兩線合一”,發揮低保線兜底作用。還要加大其他形式的社會救助力度,對因災等造成的臨時貧困群眾要及時給予救助,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五保供養等社會救助制度的統籌銜接。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要大力加強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從貧困發生原因看,相當部分人口是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的。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要建立健全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對因病致貧或返貧的群眾給予及時有效救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政策要對貧困人口傾斜,門診統籌要率先覆蓋所有貧困地區,財政對貧困人口參保的個人繳費部分要給予補貼。要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保障貧困人口大病得到醫治。要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加強貧困地區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全面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

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要在經濟發展基礎上持續改善民生,特別是要提高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數量和質量,推進教育公平。要實施精準幫扶,把錢花在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針對性幫扶上,使他們有現實獲得感,使他們及其后代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2月18日)

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要從思想、資金、物資等方面做好準備和預案,堅決守住社會穩定底線。各國推進結構性改革,重點和難點在社會政策上。西方國家實行多黨制,各政黨代表不同利益集團,在社會政策上難以形成共識,為了選票什么都可以承諾,最后往往是一紙空文。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國家,黨和國家就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應該更好統一認識,在社會政策上把握好基調。一些結構性改革會帶來部分職工下崗失業、收入降低等陣痛,要更好發揮社會保障的社會穩定器作用,把重點放在兜底上,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要增加失業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財政資金,做好符合實際、有所區別、分行業分地區的可行預案。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2月18日)

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結構性改革要深化,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要做好,構建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至關重要。要完善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增強社保繳費激勵,提高收付透明度,提高統籌層次,有序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2月18日)

要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適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堅決守住民生底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統籌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使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6年3月8日),《人民日報》2016年3月9日

要著力完善老齡政策制度。要加強老齡科學研究,借鑒國際有益經驗,搞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老年人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待、宜居環境、社會參與等政策,增強政策制度的針對性、協調性、系統性。要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配套政策法規,統籌好生育、就業、退休、養老等政策。要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落實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要建立老年人狀況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相關保險和福利及救助相銜接的長期照護保障制度、老年人監護制度、養老機構分類管理制度,制定家庭養老支持政策、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政策、扶助老年人慈善支持政策、為老服務人才激勵政策,促進各種政策制度銜接,增強政策合力。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報》2016年5月29日

要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推進養老服務業制度、標準、設施、人才隊伍建設,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要培育老齡產業新的增長點,完善相關規劃和扶持政策。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報》2016年5月29日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處置金融風險必然帶來一些挑戰,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深入細致做好社會托底工作。要完善各項社會政策,努力提高就業、養老、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要針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加強幫扶,保障基本民生。對去產能中出現的下崗職工,要妥善安置。要關心收入明顯下降的職工,對難以轉崗的“四〇五〇”人群要發揮社會保障托底作用。對職工安置困難較大和財政收支壓力大的地區,要加大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和就業專項資金傾斜力度。要加強社會領域制度建設,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14日)

解決好房地產問題,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出發點要站準,落腳點要站好,不要搞偏了。要從實際出發,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抑制房地產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14日)

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要從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障可持續性出發,盡快提出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舉措。要厘清政府、企業、個人責任,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加強精算和服務能力建設等基礎性工作。要加快出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完善個人賬戶制度,推動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進程,提高制度覆蓋面,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要加強養老保險結余基金投資運營,積極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14日)

加快發展和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這項工作關系在城市租房子住的一億六千萬人口特別是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能不能有體面的居住條件,關系目前還沒有住房的人今后能不能買得起或租得起房子,是實現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21日)

總的要求是,準確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分類調控,地方為主,金融、財稅、土地、市場監管等多策并舉,形成長遠制度安排,讓群眾住有所居,避免房價屢調屢漲。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21日)

要把社會保障兜底扶貧作為基本防線,加大重點人群救助力度,用社會保障兜住失去勞動能力人口的基本生活。

——赴河北張家口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的講話(2017年1月24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25日

要把深度貧困地區作為區域攻堅重點,把貧困老年人、殘疾人等作為群體攻堅重點,把因病致貧返貧和住房安全作為工作攻堅重點,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7年2月21日)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