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標志著消防救援隊伍舉旗定向、踏上新的征程。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作戰訓練處黨支部作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作戰和訓練的領導和指導業務處室,始終堅持政治工作首位意識,以黨建促業務,以黨建帶隊建,全力推動消防救援隊伍作戰訓練專業化能力轉型升級。
“學”而守初心,爭做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的表率
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和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高屋建瓴,深刻揭示了應急管理事業的客觀規律,體現著系統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是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工作的根本遵循。作戰訓練處黨支部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緊密結合消防救援工作實際,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把踐行領袖訓詞精神體現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實踐之中,體現在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實戰救援之中,救民于水火、助民于為難、給人民以力量,堅持戰斗力標準,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推動消防救援隊伍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觀念、職能、機制、方式、力量、裝備”全面轉型升級,十九大以來,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參加火災和各類災害事故處置行動200多萬起,疏散和營救被困群眾近40萬人,減少財產損失數百億元,人民群眾對消防工作的滿意度顯著提升。
“思”而知不足,在自我革命中推動作戰和訓練能力創新發展
長期以來,消防救援隊伍在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中飽經錘煉,消防戰斗精神代代薪火相傳,英名彰顯史冊。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新的職能定位,給消防救援隊伍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作戰訓練處黨支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能力不足的危機,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思想觀念上,對“由處置單一災種向全災種轉變”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對“全災種、大應急”的規律特點研究還不夠深入,對典型災種打“持久戰”的韌性與耐性還需要進一步磨煉;機制建立上,整合社會資源、完善聯動機制、改進聯勤聯訓模式等方面還需要創新優化;能力建設上,面對洪澇、臺風、地質(地震)以及雨雪冰凍等特種災害事故,學科理論研究、應急救援技戰術應用還不相匹配;創新研究上,應用消防救援新技術新裝備,以及開展跨區域、跨國(境)救援力量編成等方面還需固化與提煉。必須堅持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方向,更新思想觀念,持續推動全社會消防救援應急響應機制建設,以專業化為導向、以一專多能為抓手,推進消防救援隊伍能力素質轉型升級,立足當代消防科學技術前沿,提升消防新技術新裝備運用水平,創新力量編成、應急響應、遂行作戰、綜合保障等機制,打造“全天候、全能型”消防救援隊伍。
“踐”而擔使命,在全災種大應急消防救援實踐當中逆火前行
改革轉制以來,作戰訓練處黨支部牢記消防救援隊伍初心使命,在消防現實斗爭中錘煉黨性、磨煉耐性、鍛煉能力,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在山東壽光洪澇災害救援中,針對受災范圍廣、投入力量多、作戰時間長等特點,作為現場總指揮部的職能機構,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專家智囊作用,指揮5000余名消防指戰員連續奮戰12個晝夜,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艱巨排澇救災任務。在金沙江、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搶險救援中,面對環境險惡、氣象惡劣、任務艱巨等狀況,根據現場總指揮部安排,組建攻堅突擊隊,克服海拔4000多米高原反應,翻山越嶺深入滑坡核心區域,參與制定排險方案,指揮堰塞體“消融”作戰行動,為最終成功排險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救援中,針對災情重,規模大、風險高、處置難等實際,協調指揮全國消防救援力量增援行動,積極參與現場指揮部作戰決策,多次深入高危區域,指揮戰斗段力量部署,成功排除1020個風險源、近10萬噸遺留危險化學品,營救遇險群眾160余人。作戰訓練處黨員干部在歷次險戰惡戰大戰面前,以堅強的黨性修養、過硬的業務能力、頑強的戰斗作風,贏得了上級黨組織的高度肯定。
“悟”而明方向,積極推動打造新時代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作戰訓練處黨支部在上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牢記領袖訓詞,負重砥礪前行,推動消防救援隊伍作戰訓練能力不斷遞進和提升。加強黨支部自身建設,按照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求,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嚴肅黨內生活制度,純潔黨的基層組織,真正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講政治守規矩,嚴格遵守黨的鐵紀鐵規,不忘初心,守好底線,改進作風,自我革命,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應急管理事業踏上新征程,作戰訓練處黨支部將牢記職責使命,在消防救援隊伍轉型升級中,積極探索新時代消防救援隊伍作戰訓練新模式,加強“全災種”學科技戰術研究,創新專業力量編成,進一步強化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加強國際間技術交流與合作;勇于擔當作為,發揮專業優勢,深入災害事故現場,深入基層一線,指導災害事故科學處置,掌握基層作戰訓練現實需求,穩步推進隊伍專業化建設進程,著力打造一支召之即來、戰之必勝的鐵軍隊伍,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 編輯:馮愛齡 送簽:徐雅維 簽發:白 翔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