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抗“疫”期間,大量黨員干部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沖鋒一線,履職盡責。但依然存在有的領導干部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徹底,工作指導不利等現象:有的領導協調配合不暢,大局意識不強;有的推諉扯皮,行動遲緩,消極應對;有的弄虛作假,不及時報告疫情動態;更有甚者,私心作祟,缺乏良知,貪污、截留、挪用救援物資。疫情是考驗領導干部的試金石,時刻檢驗著領導干部能否積極主動扎實工作,能否經受得住考驗。
領導力和執行力這二者本身是融合統一的。執行力是衡量領導干部是否勝任的重要指標,忠誠、責任、擔當才能貫徹執行。德魯克在《未來的領導者》中指出,領導者缺乏執行力恰恰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現代的社會更需要的是執行型的領導者。領導力就是執行力,執行力不足的領導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破壞性領導行為。從執行力出發,按照能力和意愿兩個維度,可以將抗“疫”戰場上的領導干部分為“有能力-有意愿”型、“有能力-無意愿”型、“無能力-有意愿”型和“無能力-無意愿”型抗“疫”干部。
“有能力-有意愿”型抗“疫”干部
這類領導干部在抗“疫”前線大量涌現,他們是堅定的信仰者,是忠實的執行者,是模范的踐行者。他們有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放棄休假,主動請戰,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奔赴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有的親力親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把好基層防控第一關;有的積極投入科學研究,只爭朝夕,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是真正的國之棟梁,民之希望。他們情緒飽滿、高效能,在工作中具有積極、充實、持久和普遍的情感,擁有努力意愿,在困難中能夠堅持,高度融入組織,在工作中勇于接受挑戰。毋庸置疑,這類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國家治理的堅強后盾。他們具有較好的專業知識,業務扎實,有真才實學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同時,他們還心懷人民,身體力行,知行統一,將人生小我融入國家大我,甘于奉獻,不計名利,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這是領導干部的標桿和旗幟。“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對于這類干部,要宣揚,要愛護,要尊重,要挖掘,要培養。
“有能力-無意愿”型抗“疫”干部
這類領導干部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但是隨著工作年限提高,或者深感職業“天花板”,無進步可能,進而逐漸缺乏工作投入。他們無法將自己與組織視為一體,對工作的成功與失敗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能感同身受。這類領導干部可以分為兩類,即“不想為”型與“不敢為”型。“不想為”型領導干部認為,做和不做一個樣,多做反而多出錯,不能從大局出發,不能積極主動努力作為。他們習慣于做“太平官”,少干事、不干事、守攤子、混日子,渾渾噩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面臨防疫大情,不主動,不積極,推一下動一下,消極應對,推諉扯皮。“不敢為”型領導干部瞻前顧后,畏手畏腳,求穩怕亂,只要不出事,寧肯不干事。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有能力、無動力。他們站在工作的對立面,缺乏對工作的使命感,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情緒和努力意愿。這類干部需要約束和激勵機制,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動態制度,讓能干事、想干事的優秀干部擁有更多發展機會和上升空間。
“無能力-有意愿”型抗“疫”干部
這類領導干部是無能型領導,也是“不會為”型領導。他們雖然意愿很好,但是工作能力有限,力不從心,缺乏這一崗位的領導勝任力,無法進行有效的領導行為。勝任力是領導干部有效或者出色完成本職工作的個體潛在特征,包括個人能力、自我認知、工作動機以及人格特點。領導勝任力是領導成功進行職業生涯過程中需要的累積性知識,它是個體自身具備的能力資源,尤其是個體自身的知識和技能。這類干部或缺乏足夠的知識和技能,或成長過程中被揠苗助長式的加速提拔,或個人知識和能力儲備有限,或遇到關鍵節點手足無措,方寸大亂。有的領導干部面對疫情發展來勢洶洶,防疫措施不力,致使疫情蔓延;有的主政領導對所管轄區具體數字毫不知情;有的領導干部只會讓基層填表,卻無任何扎實推動手段。對于無能型領導,如果可以通過培訓繼續上崗,有關部門就應嚴格把關,如果的確缺乏領導能力和技能水平,則有關部門就應讓這樣的領導讓賢讓位。
“無能力-無意愿”型抗“疫”干部
這類干部既無能力,又無意愿。面對疫情,對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不力,甚至自己的無能和無德還給基層增加負擔、消耗基層干部的抗“疫”精力。這類干部不僅不作為,而且亂作為,應追究其主要責任,對失職瀆職的,更應依紀依法懲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中強調,要在斗爭實踐中考察和識別干部。對那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對那些工作不投入、不深入的干部,對那些不會干、不能干的干部,要及時問責,問題嚴重的要就地免職。這類領導干部不僅個人無能力,同時又沒有向上的動力,理應盡早離開領導崗位,以免誤國誤民。
執行力是個人把上級的命令和想法變成行動,把行為實施為結果,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它需要精準,需要速度,需要結果滿意。執行力需要三個重要因素,能力、意愿和環境。能力是方法、技能和知識;意愿是動力、目標和效能;環境是氛圍和文化。
執行力第一步要有效溝通。有的領導干部缺乏執行力的原因是不知道標準和目標,而且囿于權力層次,不敢發問,不敢建言。這類領導遇到問題不敢充分表達,致使政策傳達弱化,出現基層領導在執行過程中背離決策,工作擱置等狀況。有的人考慮到領導威懾力,不懂不理解的不敢發問,更不敢向領導建言,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造成溝通不到位,無法有力執行。有的由于領導層級溝通存在壁壘,體系不順暢,內部溝通缺少開放性,尤其是上行溝通傳遞速度慢,傳遞過程效率低。組織需要形成有效溝通的氛圍和途徑,誠實溝通比和諧溝通更重要,絕不能容忍溝通模糊性,要設立開放的溝通氛圍。對領導干部而言,更需要不斷上行和下行溝通,避免溝通漏洞,打破模糊境地,避免溝通壁壘造成的對防“疫”現狀的判斷和決策失誤。
執行力第二步要行動迅速。有的領導干部“等靠要”,畏手畏腳,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擔當,事事請示匯報,不敢做決定,擔心出錯,不敢作為,唯唯諾諾。好的執行力要求領導干部堅持問題導向,勇于直面問題,快速反應,細化工作措施,以釘釘子的精神,扎實推進,嚴格落實。高的執行力要求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偏不離、不耽誤、不推諉、不疏忽,高效圓滿達成任務。尤其是面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類高風險社會事件更要迅速反應,措施到位,行動高效。
執行力第三步要追求卓越。防疫工作不僅要追著病毒阻截,更要有高招妙招,工作要做到前面,定位要精準,思考要深入。領導干部不能把工作當做謀生手段或生存飯碗,而是要當做事業,是黨和人民的事業,熱愛所從事的事業才能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干部要敢于擔當,追求卓越,不能得過且過,敷衍了事,滿足于差不多,止步于一般化。領導干部的擔當精神要求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無論遇到多大的風浪,領導干部都要敢于擔當,大興卓越之風,肩負時代重任。
領導干部,在其位就應謀其政。大浪淘沙,一場疫情,一次大考,能留下的才是真金!
(作者系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 編輯:徐雅維 送簽:徐雅維 簽發:徐雅維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