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秒播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這片熱土,英雄輩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0年01月14日15:13
文字縮放: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以文學筆觸講述動人故事,用質樸文字傳遞愛國情懷,一年來,大地副刊發表了一大批書寫英雄模范人物的文章。今天,作為年終奉獻,我們邀請四位作者分享他們采訪英模人物的心得體會。這四篇文章的書寫對象,既有“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與袁隆平,又有“時代楷模”稱號獲得者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群體,還有勇挑重擔、永不懈怠的泰山挑山工群體——不管是引人矚目還是默默無聞,他們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奮斗者,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們致敬與學習。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平凡的人也可以擁有不平凡的人生。

——編 者 

英雄的證明

馬 涌

《初心如炬》,2019年7月1日大地副刊

如果不是退役軍人登記工作的開展,張富清的赫赫戰功,張富清在來鳳縣的公仆心血,還有他那顆淡泊名利、默默貢獻的永恒初心,都可能會無言地沉淀于歲月深處。而當我真正見到這位老英雄,并與他交談,與他身邊的人交談,走上他曾經走過的路,看見他親手造就的光景,再去回味這個名字曾經的陌生與不為人知,才深切地領會到,在這片土地之上,還隱匿著無數非凡的故事。

在我看來,張富清的精神,是深厚而多層次的。他是一位戰斗英雄,一次二等功,三次一等功,兩次“戰斗英雄”榮譽稱號,還有一次特等功,在戰爭年代,這些功勛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都顯得單薄,這還不夠;他還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公仆,功勛加身,卻自愿赴任偏遠貧瘠之地,輾轉多個崗位,造福一方百姓,以自己的汗水見證著新中國發展的歷程,這依然不夠;他更是一位初心永在的共產黨員,淡泊名利,從未向組織和人民居功自傲、邀功請賞,甚至連對自己的兒女,都不愿提起自己當年在槍林彈雨中獲得的榮譽,他將這一切深藏在心,并視作理所當然。所有這些,環環相扣,逐層遞進,才造就了時代楷模張富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

我曾到張富清當年帶領干部群眾炸山開路的高洞村,探訪他當年的足跡。那些曾經與他共事的同志、曾經為他所帶領的“年輕干部”,如今已經青春不再,但依然記得張富清為人民服務的點滴細節,言語間充滿敬意;來到村里,當年的村民也依舊記得,干部和群眾合力炸山修路的光景,記得炸藥的震耳欲聾,記得上工的喇叭通知,記得工地上的號子,記得通車的喜悅,但提到“張富清”這個名字,卻不得不停下講述,努力向記憶深處探究,才能喚起一點點模糊的印象……

這就是張富清的本愿。扎實工作、默默奉獻,不需要人們記住他的名字。

我也曾和張富清的家人長談。我和他的小兒子張健全在縣醫院的病房外見面,一邊驅趕著往屋子里飛的飛蟲,一邊聊起他的父親。他說起,父親的軍功公之于世后,他也曾悄悄注視父親的睡顏,意識到這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龐,曾經活躍于那么多陌生的戰場。到底是經歷過多少生死關頭、面對過怎樣的危險絕境——張健全輕嘆一口氣,臉上隨即又浮現出笑容。我想,那或許是理解后的釋然,以及今天依然相伴的欣幸。

這亦是張富清的本愿。子女,也不必知曉他的功績。

甚至,在他的公仆歲月里,他始終避免著子女“沾光”;在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之后,他依舊告誡子女,不可借機謀私利私名。

至于張富清本人——當你坐在他面前,看到的僅僅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畢竟,他已經將自己的功名深藏了六十多年,即使是媒體的大量報道、海內皆知的盛名,亦不能撼動他這份沉靜內斂的本心。而他縱橫戰場的激情、回憶戰友的深情,只有在觸及內心最深處時,才從心扉的縫隙間汩汩而出,沖擊著在場人的心靈。

同去采訪的湖北日報記者張歐亞,是最早報道張富清事跡的媒體人之一。他在文章里如此評價張富清:他是一座山。我很想順著這句話繼續闡釋下去:山不同于峰,他不露崢嶸,不奪人眼球,身在其中,你甚至無法察覺他的存在。但當你從一個足夠的縱深處猛然回頭看,才發現他是如此的巍峨厚重、沉靜高遠,連綿在你所見的空間里,連綿在你所知的歷史中。

山不語,但山就在這里。

六月七月的連續報道之后,張富清又獲得了國家首次頒發的“共和國勛章”。也就在這前后,全國陸陸續續涌現出一批深藏功名數十年的老英雄。這其實并不意外。我想到張富清說過的“在犧牲的戰友面前,我哪有資格擺自己”,在他的心中,他的勛章也是代犧牲的戰友領受的。我知道,這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心緒,那是一類人、一代人的精神。

因為對張富清的大力宣傳,才讓我們突然意識到,身邊還有那么多群山般雄渾、群山般沉默的英雄。于是,我們去追尋他們、頌揚他們。而他們亦把這份光榮,與沉默更久的、早已逝去的戰友分享。這是我在這份采訪任務中,尋得的意義之一。

平凡與偉大

紀紅建

《秋天的喜訊》,2019年12月11日大地副刊

那天,一場秋雨洗凈星城長沙的塵埃,帶來絲絲的涼意。我來到東郊的馬坡嶺,從雨花大道,拐進一條很不起眼的馬路。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就那樣質樸而又靜謐地佇立在這條馬路的東邊。

走進這個安靜的院子,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通與平凡。

院子里綠樹成蔭,荷塘散發出陣陣清香,幾棟房屋點綴在綠蔭之中,有辦公樓,有雜交水稻展覽館,有雜交水稻培訓中心,有雜交水稻綜合實驗樓,還有干部職工宿舍樓。最樸實的要算干部職工宿舍樓了,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修建的,雖已陳舊,但還潔凈,依然在為專家們的創新之路遮風擋雨。

上午九點半,辦公樓前傳來一陣歡笑聲。“袁老師來上班了!”中心辦公室主任魏科告訴我。我們緊隨其后,走向袁隆平院士三樓的辦公室。到了三樓,我看到,早有一撥人在門口等著他。對于這些不速之客,袁隆平微笑著與他們打招呼。當聽說是來自重慶的客人時,立即把他們請進辦公室,并用地道的重慶話與他們交流起來。

雖然袁隆平的語速有些緩慢,但是他思維敏捷、風趣幽默,現場不斷爆發出陣陣歡笑。看到這溫馨的一幕,魏科告訴我說,袁老師非常講感情,即使離開重慶已經六十多年了,但是依然牽掛著巴山渝水,牽掛著那里的人和事。袁老師平常雖然對吃沒有特別要求,但只要是到飯店吃飯,總會點上幾道麻婆豆腐、水煮肉片一類的“重慶口味”。

采訪中,大家一致提到,袁隆平雖然在科研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但生活中卻平易近人。“袁老師非常和藹可親,有時就跟老頑童一樣。”李超英說。她是中心退休科干部,也是袁隆平的鄰居,袁隆平家里有什么事,她都會第一時間趕到幫忙解決。

李超英告訴我說,因為與袁老師和鄧老師(袁隆平妻子)接觸多了,兩位老人把她當成女兒一樣看待,只要出遠門,總要給她家帶些吃的。她更是把他們當成自己可親可敬的父母,每天都要到袁老師家里看看。袁隆平心很細,若是李超英哪天沒去她家,就會打電話問,小李,家里沒什么事吧,單位沒什么事吧。所以不論多忙、多晚,李超英只要回家,都會到袁老師家看一看,或是打電話報個平安。

中午十二點,處理完辦公室的相關事宜,袁隆平下班回家。一到家,他就走進自家小院南邊的實驗田。為方便年事已高的院士搞研究,湖南省農科院專門在袁隆平住宅旁開發了一塊試驗田。他蹲下身子,輕輕地撫摸禾苗,查看長勢。我們不忍心打擾,靜靜地在一旁觀看他與禾苗“親熱”。

李超英告訴我說,雖然袁老師已經九十高齡了,但依然身體硬朗,思維敏捷,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這些都與他長期以來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以及堅持運動有關。袁隆平在科研之余,很喜歡文藝和體育,以前每天堅持打球、游泳、拉小提琴。這兩年行動不是那么方便了,運動量于是大大減少。早上八點起床后,他會在院子里走走,然后伸伸腰,踢踢腿。九點半準時到辦公室上班,不論有事沒事,都要到辦公室坐一坐,與大家交流交流。晚飯后,他要到附近的超市逛逛,既采購,也鍛煉。如果不去超市,他就會下下象棋,鍛煉鍛煉大腦。

其實,袁隆平的科研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平凡呢?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正是在這樣的平凡中堅守,袁隆平和他的團隊才創造了奇跡。

若泰山巍峨

  徐錦庚

《行走的脊梁》,2019年1月2日大地副刊

泰山中天門山谷里,散落著一些窩棚,三三兩兩,倚山而搭,石塊壘墻,木條作椽,蓋著塑料布,只有半人高,須彎腰進去,空間狹窄,塞著兩張床,轉身都困難。窩棚旁,有座小平房,臥室兼廚房,煙熏火燎,黑不溜秋。墻壁上、屋頂下,掛滿塑料袋,花花綠綠的,裝著煎餅、咸菜、饅頭、面條。這便是挑山工的住地。

眼前的景象,讓我心情沉重:挑山工干著苦力,居然住這么破、吃這么差。

然而,當我走近新老挑山工,同他們傾心長談時,感受卻漸漸變了。

老一代挑山工陳廣武,經驗豐富,敢作敢為,面對重達數噸的大件,開動腦筋,精心設計,借鑒魯班經驗,指揮上百號人,像螞蟻搬家,把大件挪到山頂。從他身上,我看到勞動者的勇敢智慧。

挑山活吃苦受累,挑山工中居然有“五朵金花”,不讓須眉,不懼重擔,在苦累中享受快樂,“苦是苦,累是累,就是不缺精氣神”。從她們身上,我看到勞動者的堅忍樂觀。

梁京申在勞動中失去左臂,但他沒有自暴自棄、消沉頹廢,而是敢與命運挑戰,風雪無阻,連挑二十五年,春播秋收,獨臂勞作,養育倆閨女,新蓋五間房,支撐一個家。從他身上,我看到勞動者的自強不息。

此前,我曾十上泰山,但都是乘纜車。為深入了解挑山工,跟蹤采訪時,我也挑起擔子,蹣跚拾級。登不足百級,兩腿篩糠,氣如牛喘,便腰塌力竭,險些后仰,于是慌忙擱下。一名挑山工順手接過擔子,垂首弓背,不疾不徐,沉穩踏實。我喘著粗氣,亦步亦趨,臉上淌汗,心里羞愧。

采訪歸來,我咀嚼回味,陷入沉思。

扛重活、住窩棚、啃咸菜,挑山工為什么心甘情愿、樂在其中?因為他們懂得知足。這種知足,既有物質層面,也有精神層面,看似混沌質樸,實則充滿智慧,可謂把握了人生真諦。正是這種知足,才使他們以苦為樂、以勞為榮、心態平和、健康向上。

雖然工具簡陋,技術簡單,然而,當挑山工甩著滿頭汗珠,在崎嶇山路健步、在陡峭盤道登攀時,他們的行為,已升華為“勇挑重擔、永不懈怠”的精神力量,給人激勵,催人奮進。他們雖然是普通勞動者,但他們敢作敢為、有智有慧;不懼艱辛、以苦為樂;自強不息、挑戰命運,是令人尊敬的勞動者。

從挑山工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很多精神力量。比如,要志存高遠、堅定目標。人生的奮斗就像登泰山一樣,要登上山頂,就必須秉持永不懈怠精神,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勇攀高峰,才能領略“一覽眾山小”的景致。

比如,要踏石留印、步步著力。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中,須像挑山工那樣負重登山,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的政治品格,善于用壓力激活潛力,在艱難困苦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我在沉思中頓悟,對挑山工有了全新的認識。人有社會分工的不同,但奮斗者的人生光輝,都一樣的奪目耀眼。作為文字工作者,我們既要像挑山工那樣登高望遠,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又要沉下心來,貼近生活,感悟生活,發現真善美,謳歌人性的光輝,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看到光亮、汲取力量、樹立信仰。這些,恰恰是新時代迫切需要的精神激勵。

精神在生長

高 凱

《沙漠赤子》,2019年5月15日大地副刊

在低處的大地上,有蓬勃的生命生長。比如八步沙,不僅有野生的黃茂柴、沙冰草、沙米、紅沙、苦豆草等植物,還有老鼠、兔子、野豬、壁虎和黃羊等動物;即使是常常在高處飛著的沙喜鵲、野雞和老鷹,也無時無刻不眷顧著八步沙這塊厚重的大地、這方青蔥的綠色。

我早聽說,八步沙六老漢,為守住一個家園,五十年來寸步不移,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幾代人接力在沙海里治沙造林。這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我自小就崇拜英雄,英雄是許多人成長的精神坐標。在古浪八步沙,見到幾個老漢后,我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他們就仿佛是風沙雕刻出的作品,渾身都是風的刀痕,里外都散發著沙子的味道。他們的言談,質樸得不能再質樸,但是你卻能很快感覺到他們身上強大的力量,一種不屈不撓、視困難為無物的精神力量。風沙中的常年駐守,在我們這些旁人看來,是多么超乎想象的困難,但在他們口中,卻總是輕描淡寫。他們還特別團結,抱成一團,一心一意就要成就一個綠洲。

六老漢中已經有人故去,使命與意志卻未曾消逝。他們曾約定,六家人每家務必有一個“接鍬人”。如今,第二代多在壯年。而他們的第三代,八步沙林場治沙的年輕人們,也正在聚集。這樣的“家譜”,讓我動容。六老漢治沙造林,不是他們六個人的事,而是關乎身后大家庭生存的大事,離不開家里每一個人的理解和支持。正因如此,在六老漢之后,才有了第二代、第三代,有他們的妻子、兒女的鼎力支持。

“栽樹的事要大家都干呢,一代一代加油干。”那天,第二代好漢郭萬剛如此說。

采訪中,很多細節我都記憶猶新。郭萬剛的老伴陳迎存回憶,當年,風沙大的時候,人在田間勞動,面對面都看不清對方的面孔。地里的莊稼,剛一長出來就被風沙拔掉。老天不讓種莊稼,大家只好去栽樹。樹木就是土地的綠被子,離開了這個綠被子,土地就種不上莊稼。所以,要問土地要飯吃,就一定要先栽樹。每一天,每個人要挖一千個窩窩、栽一千棵樹,用麥草壓下的樹都是不怕風沙的檸條、梭梭。種樹又離不開水,八步沙偏偏沒有水,家家就趕著一頭毛驢從土門鎮往回拉……

這得是多么艱苦的條件,這又是多么不屈的精神!

在接棒人之一的賀中強家采訪時,他送給我一幅書法作品,寫了他心儀的四個字:“沙漠雄鷹”。我很驚奇地問他,什么時候開始練字的。賀中強笑著說:“已經很久了,累了就坐下來用手在沙子里寫字。”

想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話后,我又去了古浪一中。采訪了二十幾個孩子,我得到了我最想知道的答案:六老漢在孩子們的心中究竟是一個什么形象——就是英雄!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是一個出好“老漢”的地方,都是治沙造林的英雄。一代人,二代人,三代人……與沙漠持久鏖戰,似乎成了一種使命——在他們的意志里,沙漠要肆虐多久,他們就會奮戰多久。

我愿用自己的文字,為這群沉默的英雄立一塊“碑”,讓這群守在大地低處的名字,為更久遠的時光所銘記。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30日 20 版)

( 編輯:張莉   送簽:張莉   簽發:張莉 )